疫情对服务业如「慢性杀手」政府应先续命 再谈振兴
新冠肺炎持续发烧,最糟的状况已经出现,疫情无望在3月底前结束,随着疫情期的延长,对于商业服务业而言,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持续备战。影响绝对不会像SARS一样,一季就过去!
继协助业者争取防疫专用口罩,台湾服务业发展协会参与由经济部所召开的「内需型产业因应新冠肺炎疫情产业关怀座谈会」,由沈荣津部长主持,行政院政务委员龚明鑫列席,其中商业司李镁司长与陈秘顺副司长,站在产业抗疫、协助商业的最前线,正快速研拟相关协助措施。
紧随航空、旅宿业之后,新冠疫情对于商业服务业所产生的影响与冲击,无疑是巨大的,商业服务业直接面对营收减少的困境,受影响的程度,一般在二到五成之间,个别严重者,甚至出现停业与倒闭。
▲32.8%民众认为疫情对所在企业(或行业)未来影响很大,企业经营将出现问题,甚至可能倒闭。(图/《ETtoday新闻云》民调中心)
商业服务业绝大多数为中小企业,现金储备至多维持两到三个月,营收减少彷若慢性杀手,正啃蚀着企业日渐短少的现金。但仍有许多企业坚持「四不」,即不减薪、不裁员、不放无薪假、不暂停营业,继续咬牙苦撑,与同仁、厂商站在同一阵营,亟需支持。
商业服务业中规模较大的连锁业者,甚至呼吁政府优先将资源用来抢救新创事业,优先保活、续命,维持创业、创新的产业动能。面对这一场世界性的挑战,政府与产业必须拿出行动,将纾困的资源真正送到企业手中,相关共度疫情难关的议题有七:
一、集中资源,让更多企业续命
无论是600亿,还是1000亿特别预算,应集中资源于疫情持续期,先续命保活,再谈恢复期的振兴。
二、政策勿倾斜,以受创重者优先
透过报税资料评估企业受影响程度,分级给予纾困支持,中小企业、中大企业、商圈夜市都重要,切莫只给会哭的孩子。
三、防疫支持与重点奖励
企业用于抗疫的投入,如:环境消毒、额温枪、防疫用品、视讯会议…等,应列为减税项目。对于「四不」企业给予奖励措施。
四、政府带头示范降低产业成本
企业营收降低的同时,等于成本攀高,政府应带头示范,公部门商场、会展中心减租或延后使用,另研拟相关租税减免或分期课征,而近年不断调升的基本工资应冻涨。
▲疫情冲击商业,业者指出,政府应先帮助企业度过疫情,再谈后续振兴。(图/记者张一中摄)
五、因应疫情需求,放宽环保法规
因防疫冲击,消费者心理需求一次性餐具,因此相关环保法规应在疫情期适当放宽。另针对提供一对一服务的人员,应给予防疫口罩配给的支持。
六、虚实整合降低疫情冲击
补助商业服务业加快虚实整合的脚步,应用电子商务与外送平台服务,进而补助业者自组外送平台与自建电子商务网站。
七、扩大内需为先,积极促进产业联盟
全球疫情蔓延炽热,欧美各国相继宣布进入紧急时期,观光客消费已不可期,唯有加强内需,组成产业联盟,推动客源交流、顾客深耕等内需型行销布局,方为正途。
诚如全国商业总会许舒博副理事长所言,疫情尚未过去,谈振兴、恢复言之过早,应亟思如何协助企业度过疫情难关、共同抗疫,才能切中需求。
以行动支持商业服务业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挑战,度过产业难关,政府必须抓对药方!
热门点阅》
► 名家看民调》庄奕琦/疫情最大的杀伤力 当高阶人才大量伤亡
► 钟文荣/「服务业」最快受害 疫情击垮经济流动性
► 不要趴趴走!医护伤亡最重 义医院20-30%医护被感染
► 员工说谎 返国害全公司被隔离 雇主怎么告?
●本文获作者授权,转载自《经济日报》。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欢迎投书《云论》让优质好文被更多人看见,请寄editor88@ettoday.net或点此投稿,本网保有文字删修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