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政府制度大启示--永远不要让一场严重的危机浪费掉
危机如何能够扭转局势,端赖政府领导人与团队在决断时刻的领导力和作为。 2008年11月欧巴马甫一上任就面临金融危机,当时白宫办公厅主任伊曼努尔(Rahm Emanuel)说了一句被广为流传的话:永远不要让一场严重的危机浪费掉(Never let a serious crisis to go waste.)。
十多年之后,另一场更为严重的危机再次吞噬美国。 而这场由病毒引起的危机是否对当下的美国有所启示抑或被浪费掉呢? 历史发展的主要脉络往往由重大事件来定义和塑造的,就像地震让河流改变方向进而产生生态、经济进而形成群聚的社会。
重大历史事件带来变革的机会,危机让过去很多不可能的想法或事情成为可能,重大事件的发生改变了循规蹈矩的日常,破坏各方面原有的平衡,为权力重新分配创造机会。 成功的改革得益于危机,英雄的崛起往往是背后的形势累积到触发的时间点。
危机的深度与改革的力度呈正循环的关系,但这种关系并非自动产生,而是选择的结果。 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让各个社会在决断时刻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方法,导致各个社会渐行渐远。
黑死病造成东西欧的制度分叉,此前东西欧之间制度差距较小,都是封建制和农奴制,但黑死病造成劳工短缺,在西欧农民有机会摆脱农奴身份,最终摧毁掉封建制为工业革命铺平道路。
此次疫情向所有国家提供了一次制度选择的机会,现在是科技创新和制度调整的关键时期,不可轻易错过机会。 遗憾的是欧巴马政府的改革反映了事情的另一面,危机可以轻易被浪费。
二战行将结束之际,英国首相丘吉尔曾说:永远不要浪费一场好危机(Never waste a good crisis.)。
1929年的「大萧条」和接踵而至的全球贸易战爆发了全球冲突,那场危机促成了罗斯福的新政改革,让美国扫除几十年的经济和社会积弊,进入繁荣的黄金时期。 美国的经济实力和罗斯福的声望也让美国政府介入二战并领导建立战后世界秩序。
将近80年之后的金融危机,欧巴马却无力带领他的团队推动另一场新政,他执政时期最为重要的改革是医疗改革,试图改变美国社会福利短板,让医疗保险可以更广泛地覆盖多数民众。
但这场改革不仅没有带来预期成效,反而激化了两党之间甚至社会内部的分裂,让欧巴马的其余改革目标化为泡影,连任后内政外交都举步维艰,在一定程度上给了川普入主白宫的机会。
十年后由病毒引起的经济风暴笼罩美国,救市措施频频推出,但改革从美国政府的行动指南中彻底消失。 美国政府反而对国际组织和其它国家甩锅指责和提出改革要求。
新政的成功离不开罗斯福总统的改革魄力,以及他的政治技巧,对改革顺序的把握以及与金融界的斡旋,使用炉边谈话引导大众摆脱恐惧,重振信心和勇气,正面应对危机。 当时的美国社会尽管贫富悬殊,不满情绪弥漫,却没有身份政治的干扰。
今天的美国社会想要健康却不愿放弃享受,罗斯福新政成功的重要基础是「大萧条」造成的巨大冲击(高达25%的失业率和生活水平的急剧下滑)导致美国社会被逼到绝境无路可遁。
专家指出,虽然今天的危机和「大萧条」有诸多相似之处,但不太可能复制「大萧条」级别的破坏性,美国政府已采取有力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为民众纾困,避免了1929年出现的银行大范围倒闭,市场流动性枯竭的危机。 但躲过了危机却让改革失去动力,政府应对经济危机的经验和手段比以前要丰富得多,但对于更深层次的改革的需求也就降低。
渴望变革的欧巴马总统曾提出警告,必须警惕莫让美国社会步上日本后尘,在一场金融危机之后不思改革而陷入「失落的十年」。 欧巴马的危机应对手段停留在救市,此后金融领域对美国经济和社会的控制和侵蚀有增无减。
华尔街对欧巴马从未心怀感激,也无意配合实现改革。 批评人士称,他无视中西部美国人的困境,这些人是金融危机的最大受害者。 解救这些地区的改革需要深层次的结构性调整,自然会涉及财富和政治权力的分配。
欧巴马医改受挫不仅仅是他个人能力和策略的问题,改革的主要受惠群体是低收入人群,包括这些中西部地区。 欧巴马的失败在于美国社会整体缺乏足够的改革热情,但美国人应该至少会怀念欧巴马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
当前,美国缺乏有担当与作为的领袖,也缺乏渴望变革的民众,一个充满愤怒却又满足于现状的社会,再严重的危机也可以轻易从手边溜走。而美国失落的恐怕不会只有十年。
●本文由《爱传媒》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