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石会友,启动设计与制造的台义国民外交

文 / 破点 POINT

对于产品设计师来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或许不是生与死,而是有着满脑子天马行空的设计,却无法将创意顺利进入工业量产。尤其是面对「大理石」这个近年在米兰家具蔚为设计趋势的材质时,其十足玻璃心(易破碎)、却又重如泰山(运输成本高)的材质特性,着实让台湾设计师大伤脑筋,更遑论台湾设计产业与大理石产业长期有着无形的隔阂,让大理石这个古老材质大多数只能以建材石艺的身份出现在日常生活中。

为了激发出大理石设计的可能性,也促成「设计」走到「工业制造」的最后一哩路,今年由石材暨资源产业研究发展中心(以下简称石资中心)与 Blancor 影像工作室共同举办的「研石造物—大理石设计与制造国际工作营」,特别邀请专精大理石设计的义大利设计师 Moreno Ratti 来台交流,除了传授义大利石材产业与设计产业「互利共生」的合作模式,也分享他对台、义大理石设计与制造产业的观察心得。

▲1.今年 8 月,石资中心与 Blancor 影像工作室举办「研石造物—大理石设计与制造国际工作营」,开凿出花莲大理石产业的互利共生设计。

合作无间!设计师与职人的互利共生在义大利产业中,设计与制造产业的「互利共生」不仅是一种合作常态,更是设计师追求的核心价值,尤其对于从小生长在义大利大理石故乡——卡拉拉(Carrara)的产品设计师 Moreno Ratti 来说,「大理石是有着亿年生命的天然材质,若想走进大理石的大千世界,设计师除了拥有创意之外,更须花时间理解材质肌理,并与大理石工匠研究出最佳的制程方法。」

「很多设计师都认为自己的设计概念很棒,但许多创意想法在大理石的世界其实根本无法执行。」因此在短短六天的工作营期间,Moreno 每天开口的第一句话,都是请设计师学员们务必与工匠师傅多交流,因为他深知工厂里的老工匠都身怀石材制程的关键技术,唯有与工匠合作才能了解制造的极限,并找出为合适的石材与工法,进而激发出最好的大理石设计。

▲2.透过《研石造物》工作营的交流机会,年轻设计师得以跟石材制造厂的职人们一同研究与工作。

▲3.要在短短六天工作营期间找出最适当的石材与工法,还要在两天内完成初步设计提案样品,对设计与制造两方来说都是相当大的挑战。

▲4.Moreno 坦言工厂是很现实的环境,有许多时间、人力物力等成本要考量,因此学员必须与工匠师傅紧密互动,随时修正设计与制造想法。

了解技术与工法,才能捍卫自己的设计工作营期间,Moreno 自嘲自己宛如「爱丽丝梦游仙境」般,与学员们实地走访石资中心与花莲三家制造厂,深入了解石材加工的工法机器,而这趟难得的工厂见习,也让 Moreno 惊讶于台湾制造的技术力。「在卡拉拉要花上一个月才能完成一件打样品,但在花莲仅仅一周就能完成七件产品打样,足见台湾制造技术相当厉害。」

但 Moreno 也观察到,台湾的制造优势常着眼于「快速」而非「品质」,是本末倒置的制造思维。他再三强调大理石是需要花时间相处的天然材质,因为同一块大理石会因为沉积的速度与方向不同,而产生软硬不同,所以在制程上更需要因「石」制宜、也特别费工

Moreno 也大方分享他在卡拉拉目睹错误的制程方式所造成的石材浪费,但也因为这样的错误制程,意外启发他创作出《Gerla》这样的创意设计。无独有偶,在工作营期间,Moreno 观察工厂里堆放的大理石板,并见识到台湾精湛的制造技术后,便与工匠师傅合力交出《Giotto》这件大理石桌设计,对于出身卡拉拉大理石之子的 Moreno 来说,除了持续以大理石废料为创作素材,并减少石材浪费之外,深入了解正确的制程技术与工法,才能捍卫自己的设计,真正传递「零废料」的设计理念

▲5. 透过密集的工厂参访,设计师学员充分了解 CNC、桥剪、手作工具、3D列印技术等不同大理石制程工法。

▲6. Moreno 表示由于水刀切割的高速制程会烧伤石材表面,这个错误制程却也启发他创作出《Gerla》以及新一代的《Little Gerla》大理石花器

▲7. Moreno Ratti、设计师学员、与石材厂共同创作的大理石设计,也在今年台湾设计师周展出。

在《研石造物》工作营的抛砖引玉下,Moreno、设计师学员、以及在地制造场的密集交流下,让卡拉拉与花莲这两个相距约 1000 公里的姐妹城市,因为大理石的不解之缘而有了一次精彩的制造对话与设计外交。不过在以花莲大理石为素材创作出令人注目的作品之前,如何促成「设计」与「制造」走向互利共生的最后一哩路,正是这次工作营埋下的种子,以及台湾设计师与大理石产业共同努力的目标。Source. Moreno Ratti design 、 Blancor

看更多《破点 POINT》文章

想即时获知最新设计新知动态,欢迎加入《破点 POINT》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