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窝蜂追飙股!专家曝「变韭菜关键」 1招避开收割命运

专家散户变成韭菜主因。(图/视觉中国CFP)

文/Jet Lee的投资随笔

我相信有很多想要开始进行指数化投资的朋友都有这些困扰。

「每个月定期定额应该要多少钱呢?还是要等大跌再进场呢?要使用复委托还是海外券商呢?定期定额只能用每月的方式吗?这样手续费不就很高?」、「现在不是说债券殖利率都在上升,连巴菲特都不看好债券投资。那为什么还要配置债券,不可以用现金代替债券吗?」

其实我从以前开始推广指数化投资就常会遇到这些问题。今天我就来简单的说明一下。

每月定期定额要投多少,要不要等大跌再进场,这其实是还没有建立财务计划,也就是不了解自己的财务目标在哪里。可以说这就是「为投资而投资」,也就是散户常常会得的「错失恐惧症」。

看到股市大涨,看到别人已经赚了多少财富,后悔自己没有跟上这一波,所以拚了命的想要赶快上车。但你要自主理财、自主投资,如果没有清楚知道自己的财务目标,你就不能理解自己还距离完成目标有多远。

当你不知道距离有多遥远,你就无法思考该怎么缩短这个距离,最后就只能看别人买什么,你就跟着买什么,也就是成为别人口中的「韭菜」。

怎么样叫做知道距离?一定要量化来思考。你的财务目标需要一千万流动资产,但是你的存款只有50万,那么你的距离就是950万。但是还有一个问题,要在多久时间内完成。这会影响你选择的投资策略。

以上述情境,预计明年要达成?那我觉得指数化投资无法帮你完成。你可能要寻求乐透或是求神拜佛。

十年内达成?那么简单算光靠储蓄的方式,一年要存下近百万;如果你是年薪两百万,那要达成应该就不难。

但你如果一年只能存下50万,十年只能存到500万。中间的差距450万,你就得靠一个能贡献年化报酬率10%的投资组合来达成,但股市长期年化报酬率才8%,要达成目标的难度还是不低。

所以你问每月定期定额应该要投多少?那我来问问你,你知道需要多少吗?

当你大概知道问题的样貌以后,你就不太会思考要不要等大跌再进场。因为你会知道,等待、就是一种浪费,而且你也会发现,好不容易等了两三年终于出现比较像样的「买点」,但你满手现金却不敢all in,然后就又看着市场反弹一去不复返。

那定期定额就只能固定用月来投吗?网路上已经有很多人做过推演,设定每月、每季、每半年、每年这些不同定期定额区间,其实到最后累积出来的金额都差不多。为什么?

其实刚开始你可能会觉得有明显差距,但时间一拉长,本金越来越大。你就会发现,定期定额投入时的价格高低,对于整体投资部位的影响越来越小。但整体资产的复利滚动效果就相当惊人。

所以不必拘泥于要不要用「月」来做为定期定额的投入区间,当你不会执著于用「月」为单位来定期定额,你就会调整成能存到一定资金的区间来设定定期定额投入。

以上面情境来说,不管你是要复委托或是汇款到海外券商,你肯定会存到能cover最低手续费或是汇款费用的金额才投入。五十万一个月存不到,但一年总可以了吧?这就会左右你定期定额的设定区间。

至于怎么推算?不要问我,知道自己的复委托手续费跟汇款到海外的费用是多少,不会用到复杂的微积分之类,用计算机按一下加减乘除就知道了。

扣除家庭复杂的财产规划问题,还有税务问题。你大概就会选出使用复委托或是海外券商。这些年我看很多人,明明都还没开始,就先担心自己累积到千万资产以后该怎么办。

担心遗产继承,担心会不会退税,又担心会不会被坑,钱拿不回来,跟你说那就用复委托,你又会说可是手续费不便宜。

至于投资组合中配置债券的问题,你可能误会了什么。

在指数化投资人眼中公债一向不是主要报酬来源。根据过去两百多年累积下来的资料,公债的报酬远落后于股票,所以投资人要有效累积财富肯定得靠股票。但问题来了,股票的波动很大,而且也会出现市场低迷,一蹶不振的现象。万一你的投资生涯刚好遇上这种情形,那不就整组坏掉?

所以配置公债的意义就在于,因为公债与股票呈现反向相关性。所以在股票无法提供报酬时,债券就能提供相对应的报酬。

至于为什么是反向的?光这个问题就可以写上一大篇论文等级的文章,就不在此讨论。但简单来说,当公司获利下降,投资人对于股票的评价下降,自然就会把资金转向相对安全的资产,如公债。

但现金有没有这样的效果?通常股市不好也就是经济不好的时候,所以很容易透过资金宽松的方式去活络经济。自然货币供应量就会增加。

当货币供应增加, 资产的价格就很容易往上拉抬。手中持有的现金就会越来越不值钱。就好比现在来看,或许台币对美元看起来强势许多。但你如果拿台币的涨幅台股的涨幅相比,那可是相当大的落差。

所以,到了股市崩跌的时候,你手中的现金并无法帮你弭平资产的减损,只能让你有银弹再投入。但说真的,如果你只看到股市跌了几十%,然后要你把钱投进去你敢吗?

但如果你是透过「再平衡」的方式去卖债买股,相对来说,不只效益更好,而且更容易帮助你对股票「逢低买进」。但有人就会说怕赔钱,可不可以把公债配置比例拉高?

是可以啦!但你还记得我刚说公债不是主要报酬来源吗?你想要在十年后有一千万,然后每年只能存五十万。然后你又怕股市跌,所以拉高低报酬的公债配置比例。那怎么可能有办法得到10%年化报酬率的投资组合?

那种不承担市场波动,又想拿到高报酬的投资,大概就是庞氏骗局了。自主投资理财不是一条简单的路,如果你只是单纯地想买低卖高,那很有可能会离你的财务目标越来越遥远。

本文经授权转自《Jet Lee的投资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