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煤而没因猫而起 侯硐黑金岁月巡礼(下)

记者蔡孟修台北报导

「猴硐」,一个曾经是台湾第一的山城,你对它有几分认识?

一般人对于猴硐的第一印象就是「猫」,猫的到来,为这个寂寞山城,增添几分色彩,但许多人或许不知,这里的河水曾经污浊不清、空气大量充斥煤尘,这里的人在终日不见太阳的矿坑工作,阴暗狭窄的空间里,微弱头灯下所照亮的煤矿,是一家人的希望。

▼侯硐简介短片。(影片/来源:新北市政府观光旅游局)

▲侯硐的猫咪,慵懒的趴在窗口,一点也不怕生。(图/记者蔡孟修摄)

有多少游客驻足于此,对这个寂寞山城多了解一分?吴念真曾说,历史、风景、人文宁静是猴硐的特产,若有实际深入体会,或许带离这里的会是淡淡的哀伤,下次来到侯硐,除了看猫,不妨深入体会当地的人文历史,了解这个纯朴小镇的美。

侯硐这个聚落,面积不大,路线不杂,基隆河的两岸就是侯硐路与柴寮路,几座便桥连结彼此,这里就成了一个环状路线。这里的聚落,沿着河岸而起,因此,基隆河两岸都能看见早年矿业的历史遗迹,骑着单着就能轻松完成一趟「黑金岁月」的巡礼,以旁观者的角度,去回溯这段陈年往事。

旅游资讯中心&愿景馆

来到侯硐,一出火车站,便能看见旅游资讯中心及愿景馆,这两栋建筑已有悠久历史,愿景馆是早期整煤厂的仓库所改建,里头有一座整煤场模型,可一睹全盛时期原貌。而红砖瓦楼房的旅游资讯中心建于1935年,至今约有80历史,想了解侯硐采矿历史 ,可以至此洽询相关资讯,并可顺道索取导图,方便旅程进行。

▲这栋红砖瓦建筑建于日据时代,至今约有80年的历史,这栋建筑物本身没有做过太大更动,眼前所见就是日据时代的原貌,现今以作为旅游资讯中心,供游客洽询侯硐的相关资讯。(图/记者蔡孟修摄)

整煤场:

1918年,台湾矿业钜子颜云年与日本三井产物为了开采侯硐丰富的煤矿,因此成立「基隆炭矿株式会社」,而整煤场于1920年竣工,是当时全台最先进的整煤厂房,拥有全台第一部选炭机及货梯,由于当时没有吊车,整煤场大型机器无法运送至对岸矿坑,因此多由火车将机器运送至侯硐后,再拆解为零件,用货梯运送至整煤场上层,再经由运煤桥送到对岸矿坑组装。

▲日治时期的整煤场,一楼是采用混泥土的建造,二楼则是木造建筑,经过近一甲子的时间,如今已成为一片废墟,只剩下一楼勉强保有部分原貌。这里在全盛时期,无论产煤量、设备、技术都是全台湾第一,但和现在的样貌比较,以前的荣景已不复存在。(图/记者蔡孟修摄)

▲从基隆河对岸远眺整煤场。(图/记者蔡孟修摄)

▲愿景馆摆有整煤场及运煤桥的模型,将当时的样貌完整呈现,右下图可和上一张照片做对照。(图/记者蔡孟修摄)

▲原来的运煤桥已经不堪使用,而现今的运煤桥是后来才建,改为观光用途。(图/记者蔡孟修摄)

1934年后,由台湾瑞三矿业公司承包侯硐矿厂及设备,当时巅峰时期的煤产量产量几近全台1/7,直至后来煤矿资源及附加价值锐减,矿业逐渐成为演变为夕阳工业,最后成为历史。不过瑞三鑛业公司整煤场的厂房、机具、运煤车铁轨、废水处理池等等设施大体仍存,与瑞三运煤桥配合保存,可为台湾煤矿业发展史留下若干见证。

三本坑:

瑞三本坑为1940年,为了开采落差500公尺断层下的本煤层而设定的矿坑,是瑞三公司最大的矿坑,最远距离矿坑口有5公里,而最深则是由坑口的海拔+96公尺至海拔-348公尺。

门口的哨所是当时用来检查工人的身上是否携带火柴、香烟或酒...等违禁物入坑。矿坑爆炸一般可分为瓦斯爆炸与煤尘爆炸,前者是指矿坑通风不良,易造成瓦斯囤积,只要遇到火花或高温,就会引爆。而后者是矿坑内部的媒尘悬浮浓度到达一定数值,遇到火花或高温,同样会引爆矿坑,因此当时进出矿坑的工人都要严格搜检身上是否带有违禁物。

▲站在瑞三本坑前,可以明显感受到从里头吹来的凉风,一旁还有泉水不断从矿坑内部流出。(图/记者蔡孟修摄)

矿工念馆

矿工纪念馆是所有景点中,最值得造访之处,这里是由早期的矿工澡堂改建而成,里头陈列着各式的矿坑设备和器具,同时有许多文献纪录记载着矿工生活及当时侯硐的环境。每一张黑白照片中的人物,都有一段故事,透露着以前为了讨生活,必须离乡背井从事危险的工作,过着今日入坑,不知是否还能见到明日的太阳的日子,因此当时矿坑常讲的:「入坑死一人,不去死全家」,就是这段写照。

▲矿工纪念馆是由矿工澡堂改建而成,整修改建后还是保有当时的格局。(图/记者蔡孟修摄)

▲当时的矿工,冒着生命危险就是开采素有黑金之称的「煤炭」。(图/记者蔡孟修摄)

馆内摆有当时矿工的置物柜,翻开来,除了日用品以外,柜门贴上了一张泛黄的全家福照片,上面写道「为了家人,矿坑内再辛苦,再危险也是得去」。一张黑白相片是矿工的鼓起勇气的来源,而简单的一段话,却不禁令人看得鼻酸。

▲这是当时矿工置物柜摆设的私人物品,而左下图为福利社(以前称供应所)所贩卖的商品(图/记者蔡孟修摄)。

▲走完全程,这张照片最能触动人心。当时为了生活,来到侯硐当矿工,过着有今天却可能没明天的生活,再怎么危险、再怎么累,也要咬紧牙根,挣钱回家养育妻小,这一切都是为了尽到一个做父亲做丈夫的责任。图片中的粉笔笔迹是矿工在数算领薪水的日子,这是种「抢现利」的工作,每15天发一次薪水,因此每划掉一天,代表发薪的日子近了一天、和家人相聚的日子也近了一天。(图/记者蔡孟修摄)

▲带着简单的行李,离乡背井来到矿村生活,是许多上一代侯硐人的共同背景。(图/记者蔡孟修摄)。

▲矿工纪念馆至今仍保存当年发生矿灾的相关报导,图为民国58年7月8日的新闻。(图/记者蔡孟修摄)。

在矿工件念馆的最底处,有两张X光照射图,分别为正常人的肺部及矿工肺部,这里就是在详述矿工最常见的致命疾病「尘肺症」。若有看过吴念真所执导的一部电影「多桑」,就能了解一二。

▲尘肺症在台湾俗称矽肺病,肇因于矿工长期吸入煤尘及二氧化矽尘,使的煤尘及噬有煤尘的吞噬细胞再细支气管周围聚积,肺容量逐渐缩小,气体交换量不足。(图/记者蔡孟修摄)

这部电影就是以吴念真的父亲为蓝本而拍摄,他父亲晚年因为尘肺病发作,肺部纤维化,受不了病痛折磨,而从医院跳楼自杀。当时的吴念真才三十八岁,面对突如其来的冲击,伤痛不已,最后吴念真带着父亲的骨灰到远游日本富士山,完成父亲生前未完成的愿望。

由此可知,即使矿工在矿坑没发生意外,肺尘病也是矿工晚年的梦魇。肺尘病的潜伏期很长,通常在10至20年后发病,此时肺部容量会缩小,感觉无法吸到足够的空气,所以不少人在最后的日子里只为了努力挣扎吸进一口气。

离开矿工纪念馆,带出来的只有一股哀伤,想像台湾早期,物资贫乏,为了养家糊口,这些人必须从事卖命的工作。这些人的双手,养育了多少家庭,又逝去多少生命,若想像自己曾参与那个年代的历史,或许会对现在生活更加珍惜。

地质生态馆:

从矿工件念馆后门离开,望下左侧可看见基隆河特殊的壶穴地形,岩面上布满的坑洞是钻蚀作用形成的。当水流经过河床下凹处会产生下下的回旋力,再加上水流携带泥沙,经过长时间的回旋钻蚀,就形成了现在的壶穴地形。

▲经钻蚀作用形成的壶穴地形。(图/记者蔡孟修摄)。

▲经河水长年冲刷而形成的石棱地形(图/记者蔡孟修摄)。

石棱也是这条河段常见的特殊地貌,一块块长条状堆叠叠成地形称为石棱(ㄌㄥˊ),是由两千万年前的造山运动所挤压出来的,由于岩块个部分质地软硬不同,境过河水长时间冲刷就成为现今的特殊景观。

矿工宿舍

由红砖瓦搭建的矿工宿舍又成为「寮仔」,兴建于民国57年,一个窗户代表住着一户人家。早年外地来的矿工,有些会携家带眷住进矿工宿舍,一家人就挤在这小小的房间。

当时「寮仔」都是以木板隔间,木墙上开一小洞,装上电灯,供两户使用,而厨房、浴室、厕所也是共用。现在矿工宿舍孩内部还保有当时原貌,从家具布置、器具、厨房摆设等…等,都能看出当时矿工克难的生活环境。

▲「寮仔」是当时矿工的宿舍,一个窗户住着一户人家,一个家庭的日常生活就挤在这空间狭小的房间。现今部分「寮仔」遗址还保有当时的样貌。(图/记者蔡孟修摄)。

三也磅空:

走完柴寮路右侧的行程,可以骑着单车,回头转往柴寮左侧景点,这个路段风景秀丽,单车道一路依山傍水,沿途有数不尽的蝴蝶相伴。过了侯硐游客服务中心,后半段的自行车路段,则是与铁路并列,常可看到单车追火车的有趣景象。由于这条路段的铁轨有多处弯道及山洞,且台铁所有车种的列车皆会通过此处,因此吸引许多拍摄火车的铁道迷前来朝圣

▲由于侯硐可以近距离观赏火车,再加上长弯轨、山洞及环山的条件,让许多铁道迷前来朝圣。(图/记者蔡孟修摄)

▲柴寮溪是条漂亮的自行车道,沿路有许多蝴蝶。(图/记者蔡孟修摄)。

▲图为柴寮路沿途的自行车道风光,中间是「三也磅空」的景色,附近的景点少有观光客,在这里能惬意的骑车,享受宁静。(图/记者蔡孟修摄)。

这条自行车道中途会行经一处景点「三也磅空」,是游客中心导览图上没有特别标记的景点。「三也磅空」是台语发音,意即三个山洞,这里早期是火车行驶的隧道,停用后,现今已改为自行车道。由于此处位置稍远,加上导览图上没有标记,因此这里大多只有单车客的踪迹,相对的也多了几分宁静。

侯硐国小:

侯硐国小是这个宁静山城里,唯一的一所学校,民国89年,象神台风所挟带的土石流,毁了大半校园,后来迁址员山子分洪道附近,择地重建。学校的六间教室两两相对,学生人数只有50人左右,校园内斜坡式走廊象征着煤车斜坡轨道,校门也嵌有煤车图案,完全以矿区样貌为设计概念。

另外,最具吸睛的的莫过于玄关前的游乐设施「大猴子溜滑梯」。除了融合创意,将猴子的造型做成溜滑梯外,猴子的嘴巴及眼睛也可以随意变换,总共5种表情,讨喜可爱,是侯硐的著名景点之一。

▲发现了吗?右图的猴子闭眼了。(图/记者蔡孟修摄)。

当地人文:

侯硐是个纯朴小镇,这里的「人」就是在地的特色之一,在地人安于自己的生活,而少了城市的喧嚣,也没有纸醉金迷的都市气息。这里的人所呈现的是赤裸裸的质朴性情。许多店家,经营小本生意,孩子回到家里,就蹲在铁桶旁,帮忙洗碗分担家务,边招呼客人,边写作业,谁也没有多计较一分。

▲这里的水都是山上流下来的山泉水,非常清澈,当地居民夏季喜欢来到此处游泳消暑。(图/记者蔡孟修摄)。

位于侯硐国小附近,有一处拦沙坝,这里是孩子的消暑天堂,山上流下来的山泉水清澈见底,当地人夏天就在这里玩水嬉戏,捕虾捉鱼, 这种景象就像回溯至早年农业社会的时空背景,「把简单也是一种快乐」的真理,表现得淋漓尽致。

结束一天的行程,游客可以留在侯硐品尝在地美食。侯硐一带的饮食,多集中在车站门口,一般多为古早味的面食或料理,其中较有特色的就是来此必点的「鸡卷」。不过可别被「鸡卷」的名称误导了,鸡卷没有任何鸡肉配料,其名称主要源自于闽南语发音。

「鸡」的闽南语又可当作多余的意思,主要是当地人用豆皮将剩余饭菜卷起来,因此有多卷出来的意思。鸡卷是一种农家刻苦菜肴,随后演变为一道独特料理,其外皮炸得酥脆,内馅通常是猪肉及蔬菜,口感外酥内软的,卷皮富含汤汁,口感清爽不油腻

除了鸡卷,鲁肉饭及头骨肉也是顾客常点的两道小吃,头骨肉厚度刚好,给得很大方,搭配酱料非常绝配,但是肉燥饭太过油腻,吃完以后,碗底还留有许多油脂,味道也没有特别突出,所以不太推荐。

用完餐也代表一日游将画下句点,踏着疲惫归赋,一路上,仍不断回想在侯硐的所见所闻,试着想像侯硐采矿业兴盛的年代,这里曾是900户人家,6000多人的村落。如今这里人楼去楼空,短短一甲子的时间,让这里变成一座寂寞的山城,所留下剩下前人奋斗的足迹,似乎在向后人诉说着一段血泪故事,一股惆怅感油然而生。

交通资讯:

A.火车:从台北车站搭乘区间车(东部干线)至侯硐,或是从台北车站搭乘自强号及区间车至瑞芳下车,购买平溪一日周                游票劵(54元/张),可无限次往返瑞芳至菁桐间的车站。

B.公车:搭乘火车至瑞芳站下车,转搭808公车至侯硐。※808公车时刻表

店家资讯:

店名:阿英手工鸡卷、矿工面点仔

地址:新北市瑞芳区柴寮路38号(侯硐车站出来即可看见)

营业时间:08:00~16:00

侯硐车站:

检视较大的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