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式教育: "快乐不是教育本质 凶狠就是大爱"

本站教育频道编辑

因3岁时在雪地裸跑而“扬名”的何宜德昵称“多多”)近日来到广州,签售他的自传《我是“裸跑弟”》。1岁徒步暴走,2岁勇攀高峰,3岁雪地裸跑,4岁扬帆出海,5岁驾机翱翔,6岁出版自传……5岁9个月24天时,多多在爸爸的要求下完成了10万字的长篇自传体漫画图书《我是“裸跑弟”》,成为全世界最小自传作者。

职务 南京知名企业总经理

我推崇拔苗助长,是受钱学森老先生的影响,钱老先生有一位助手,讲了钱老师教学理念,他主张孩子4岁上学,主张拔苗助长,主张囫囵吞枣。孩子在小的时候,要多积累一些。要科学拔苗助手。比如袁隆平水稻,要是在古代完全不能想象,而袁隆平用了非常科学的种植方法,使水稻高产,因此拔苗是科学的,助长为什么不可取呢?

我提倡囫囵吞枣,小时候学到的知识其实是做了一种原始积累,慢慢地,随着孩子理解能力的增强,及对世界、社会的理解,慢慢感悟之后,就会慢慢理解。

我在开公司前,当过11年的初中老师,并担任班主任,在教育方面我是有一定的经验的。多多课外的课确实是多,有时候会从早上7点,到晚上8点,一天上12节课,大家都认为孩子会疯掉了,但实际上我们与其他家长的做法是有本质的区别。首先我们的课,与应试教育没有任何关系,比如科学试验,绘画等,没有考试,对孩子没有任何压力,这些课也是多多非常喜欢的。

另外,我们让多多上课的目的不同,比如,现在孩子大多数学琴考级画画要考级。我们不要求多多考级,我们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孩子的智力、情商,拓展她的经验、知识面。我们没有任何功利性

当然不早。当孩子自己有选择时,要等到18岁、20岁,那就太晚了。我想说的是,没有不成功的孩子,只有没有目标的家长。

比如朗朗、孙杨,在他们小时候,父母就已经开始培养他们了,如果没有小时候的辛苦训练与付出,怎么会有现在的成就呢?如果等他们18岁自己决定了再学习、再努力,是不是已经晚了呢?他们可能就不会有现在的成就了。

有的,我们也走过一些弯路。在他小时候,我们也想过到底让多多学什么。最初,妈妈说要学钢琴,我想男孩子学琴不太合适;后来又想学足球,我又觉得太危险;又想到学下棋,又觉得下棋没有运动感。我当时想,我们一定要选一项运动寿命长危险性小、有国际规则的项目来练,后来选择了高尔夫球。但高尔夫不能成为他一生的理想啊,做到最后,肯定要转行。比如杨立萍老师,她舞跳得好,但不能只靠跳舞谋生的,现在她举办大型演出,就要跟经济打交道,所以我总结,任何人要有成就,最终都是要跟经济打交道。对于多多的培养,不如直接切入经济,我本身是做企业的,对于经济有一定的理解。

父母如果不是企业家,把孩子往企业家方向培养,还是会有一定的难度,我了解商业规则,游戏规则。我有这个优势。

我现在就开始培养他一些企业的素质,成本、利润、诚信等等;我每天给他讲企业家的故事,比尔盖茨李嘉诚;每天读爸爸写的书《创业密码》。

在多多心里,对我是又爱又怕,因为我严格,所以会怕我;但是也喜欢爸爸,爸爸会带给他新奇的东西,别的孩子想不到。

我们一起做别人想不到、不敢做、不愿意去做的事情,非常有趣。

在多多的书中,是这样描写爸爸的:

“我的爸爸超级胖,长得不帅,头最大,他喜欢穿亮色的衣服。他象猪八戒,猪八戒用丁耙打人,他也用丁耙打我,所以他象猪八戒。爸爸有时候凶死了,妈妈温柔,爸爸象老虎。

爸爸很凶,但我不讨厌爸爸。爸爸教我开飞机,我喜欢。”

所谓鹰式教育,就是当幼鹰长到足够大的时候,鹰妈妈就会狠心地把它赶下山崖,在幼鹰往谷底坠下的时候,拼命拍打翅膀,趁此就掌握了最基本的本领——飞翔。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也就是要给孩子创造一个断崖式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发挥小孩潜能,让他们不得不继续前进,从而促使孩子们成长。

鹰式教育是根据我从小被鹰式教育、当11年老师的教学经验以及17年经营企业的心得,运用到孩子身上

鹰式教育,包括两个方面:

其一,素质教育,而不是应试教育,总体分成7商,即体商德商智商财商、情商、逆商胆商,以此来培养多多各种能力。

其二,顶层设计,目标导向,不要以上大学为目标,而是以未来发展为长远目标,目前,多多的目标,是未来当企业家。

记者后记:对于何烈胜来说,多多就是自己“鹰”式教育理念的实验品。他深信“不打不成器”的古老教子法则,且深信自己的实验一定会成功。根据“鹰爸”的计划,“裸跑弟”需要达到的目标已被调整为:十岁上大学、大学毕业后当企业家。这不免让人担忧。十岁上大学的例子在国内外确实有过,却大多陷入适应困境。一些这样的“年少英才”既无法与年纪比自己大得多的同学沟通,与无法与教育层次远低于自己的同龄人沟通,因而只能被迫变成“孤家寡人”,这恰恰是经营企业或创业的大忌。同时,我也想说,“鹰式教育”别太急。

点击这里,查看专访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