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王应杰:台湾电力预测太保守 未来仍有缺电隐忧

记者冯建棨/台北报导

去年815大停电后,台湾供电议题一直是工商界关心台北市商业理事长王应杰表示,台湾电力供应长期过于保守,都是基于之前的数值去推估,但未来用电量可能会大幅增加,直批政府没有远见,阻挡民间投资

▲台北市商业会理事长王应杰批评台湾电力预测太保守,会害死台湾。(图/记者赖文萱摄)电力供需评估太保守 忽略未来隐性用电成长

王应杰说,当台湾开始逐步淘汰燃油汽车机车转为电动,以及高科技发展更极度倚赖电源供应,现在电源开发计划都是依照过去的数值来保守推估,这样无法因应未来用电大幅增加情况,且电源开发计划旷日费时,现在就应该好好规划,才能因应未来变化。

当现在政府提出「吸引台商回台投资方案」,却没有考虑到工商界最担心的「缺电问题」,现在民间愿意提前布局投资发电厂,却被能源局打回票,感到不可相信。王应杰说,要盖一座电厂规划至少就要3年、建厂也要3年,整体完工到发电就要6年以上,因此要擘划好的电源供应,现在就要稳扎稳打的进行。

重视减少空污的 天然气发电才是台湾需要的

近年来民众开始重视空气品质,无奈中南部一到冬天天气就灰蒙蒙,路上行人也戴起口罩,就是怕吸进过多的废气影响健康。王应杰说,燃油及燃煤发电的方式,由于空气污染严重,未来势必会逐渐减少,加上之前政府制定非核家园的能源政策配比下,天然气占比一定会超过50%,且因为天然气有「洁净能源」的称号,空污排放远低于其他火力来源,这才是未来台湾所需要的。

虽然现在政府大力推动再生能源,其中未来很大一块就是风力发电,但是风力发电是北欧国家发展出来,台湾的气候特性海洋系统,都还没有经过仔细的探勘就开始大量规划建设,「变数相当大」。

王应杰还说,台湾缺少风力发电的供应链及相关经验,台湾并不懂「know how」,这些都还要借助丹麦等北欧国家协助才有办法,等到台湾学会了,学习曲线拖的太长,未来不确定性太高,且操之技术不在我国手上,「未来很有可能闹笑话」。

电厂设在台中港 特区远离民众影响小

王应杰提到新电厂会选在台中港内,就是因为那是特区,土地是属于国家的,所有权单纯,另外又靠近在台中港的中油天然气接收站供气来源相当近,供气管线不用拉太长减少不确定风险,另外台电的输电网也已经存在,基础设施相当完善,就差电厂进驻施工

王应杰说,现在台中港已经有四座火力发电厂,未来也都要转为天然气发电,现在提早进驻,是协助当地供电无虞且能减少空污排放,相信当地政府会欢迎。

▼台北市商业会理事长王应杰批评台湾电力预测太保守,会害死台湾。(图/记者蔡玟君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