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龄执行长刘宥彤理财心法曝! 偏爱5种保单、美国科技股基金
▲永龄基金会执行长刘宥彤表示,保险与其他投资工具相比,「较为保本」。(图/翻摄自刘宥彤脸书)
在鸿海创办人郭台铭投入选举的那段时间,刘宥彤也以能言善道、落落大方等形象成了幕后亮点,而「斜杠人生」也是她的代表作,除了是永龄基金会执行长,还有许多头衔,例如台湾新创竞技场创办人、吉品养生共同创办人、选秀节目导师,甚至是Podcast主持人。
摊开她的职涯更是精彩,当过电视节目执行制作、行销助理、电视台记者、公关等等,甚至还考过「保险经纪人」,卖过一阵子的保险,谈到保险,她说,「我手上保单蛮丰富的」,像投资型保单、红利型保单、医疗险是、癌症险、失能险,「保险与其他的投资工具相较『比较保本』。」
保险相较其他投资工具保本
不仅卖过一阵子的保险,对保险有一点了解,刘宥彤强调,在大多人都还没有保险意识的20岁,她就开始买保险,一部分是因为家庭缘故,父母从小离异,跟爷爷奶奶住了一段时间,也跟妈妈住过一段时间这样,较缺乏安全感;另一部分是,出社会出的早,18岁考上大学就已经开始在工作,一有能力就帮自己投保了,想说万一出了什么事就可以照顾好自己,「好像很凄凉,但到现在我还是觉得这决定是对的,『就是不要麻烦别人』。」
以她亲身经历,保险可分成两部分.20到30岁的话可考虑投保寿险,万一发生不幸,身上就会有一笔钱,不会造成别人的负担,有点像是「1人保,等于全家保」的概念;第二,假设是家里的经济来源,就要对保障稍微重视一点,因为一旦发生意外,不光是没有收入,生活中还会出现更多的开销,等于是雪上加霜,建议可以考虑重大疾病类型的保险;收入比较多之后,可进一步规划子女的教育基金或者规划退休生活,「我都是用风险趋避的角度去看」,刘宥彤说。
至于其他喜欢的投资工具,刘宥彤直言,自己生活型态属于「1天打鱼,8天晒网」,有很多事情会让她分心,并不会是一个很有纪律的投资人,不太适合波动上上下下的市场,对股票没有太大兴趣,在华视当社会线记者的时候有过投资赔钱的经验,当时薪资不错,就想买股票,但每天道听涂说,看别人推荐就跟一下,导致本金50、60万,经过7、8个月只剩一半,大概 2、30万,自从那次经验,她就觉得股票可能不是一个很适合她的理财工具。
「身上拥有的股票绝大部份是待过的公司有配一些股票,或者是因为投资一些公司而有」,自己买过的很少,硬要讲的话,曾买过开发金、合库等金融股或各产业龙头股,但已好几年没碰过,对她来讲,一旦手上如果有很多股票,就会心心念念着它,还是喜欢不需有太多心理负担的投资工具,「因此转而每月定期定额投资股票型基金」。
定期定额投资股票型基金较容易抓住市场波动的平均值
刘宥彤分享,投资蛮多种股票型基金,钟爱有美国大型市场科技股的基金组合,「我对科技相对蛮了解,美国科技股有一个特色,就是核心能力非常强,所谓的核心强是美国创新公司很多,科技很进步,最近看了一下自己的投资部位『几乎没有不赚钱的』。」刘宥彤指出,进场的时候才30出头,现在已超过20年,年报酬率最少10%,选择投资股票型基金组合加上每月定期扣款,优点是容易抓到波动的平均值,不会感受到大波动,蛮适合和她一样不喜欢大起大落的的投资人,并进一步强调,市场很好的时候,股票型基金很赚钱,市场状况不好,也不会跌得很惨,整体预期投资年报酬率如果想要7、8%,「如果有稍微布局,都不是太困难」。
认识刘宥彤的人就会发现,她对物质并不是太追求,几乎没什么名牌包,她笑说:「用环保袋就可以了」,存钱只有3大目标,第一,有一笔固定的钱,待孩子大了,有机会能让他们选择,是不是想要出国读书,如果想,钱已经帮他们准备好了;另外,自己也在慢慢还房贷,赶快付完,就会比较轻松;第三,退休后可以不愁吃穿的生活,「我觉得这样就蛮好的,物质我没有太大的需求」,刘宥彤强调,人对于自己不能掌握的事情,失败机率就非常高,投资这种事情,不一定非得要很厉害,但要有纪律,要每天关心,不可道听涂说,就比较能够懂得如何去赚钱跟控制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