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达9年前下定决心解决这问题 94%废水回收率胜台积电

图中工作人员所在地,是友达为摆放零排设备,在厂外找到的一片800多坪畸零地;而图后方的厂房,就是友达龙潭厂。(摄影者程思迪)

半世纪以来最严峻水情,终于等到5月底连日降雨稍解压力。但,台湾又要继续侥幸、期待老天眷顾吗?

有家企业,在9年前下定决心彻底解决水的问题。如今,它的废水回收率近94%,比台积电的87%还高;近年更成立子公司,抢进水商机市场。它就是生产过程用水量极大、面板双虎之一的友达。

霄里溪争议逼出决心

预算10亿起跳也果断投入

「我们今年的目标,要再成长8成!」友达旗下水处理公司、宇沛总经理李孝忠说,过去1年多,虽然不少同业业绩因疫情衰退,但宇沛营收逆势成长逾8成,创下新高。

这张成绩单背后,是为了矫正15年前一段「黑历史」的努力过程。2006年起,霄里溪污染争议延烧数年,地方政府扬言不再发给友达龙潭厂废水排放许可证,引爆停工危机

「那就来做零排放吧!」2012年,友达承诺3年内,要将龙潭厂转型成台湾第一座零废水排放的工厂。这有多难?当年,全球面板业只有一座夏普日本龟山厂达到零排放。

这个任务,交给了友达总部厂务技术开发处。该单位是专门把外界最新技术引进友达,以改善各厂水、电、气体的使用与排放。

当时,他们征召7名工程师组成零排放团队规画改造龙潭厂。时任团队经理江岱叡回忆,当时他无论怎么算,预算都要10位数(10亿元)起跳,「后来我是硬着头皮去总部报告,没想到Paul(时任友达总经理彭双浪)看完只回说,『好,就这样下去做吧!』」

预算过关,团队下个挑战是空间。要做废水全回收,得增添3套设备,「因为当初龙潭厂并不是为了零排放设计的,所以得再找空间加设备,」友达资深副总经理林挺立回忆。后来除了打掉厂内1座大型废水池,还找到厂外1块闲置的畸零空地,用高架水管、绕过友厂土地,把自家工厂初步处理的废水,送到这里完成后续步骤。

但最大难关,是耗能问题。

因为要做到零排放,得把经两次浓缩的废水「煮」成干净的水蒸气,这过程得燃烧加热,且蒸发后留下的污泥,也得加热去除剩余水分。

「基本上,那就是用能源换水,」1名台积电前主管评论。

友达于是向化工业借镜,把水槽的空气抽出、压低槽内气压,让水的沸点从100度降到70度,提早沸腾,用的能源就会变少;水蒸气的热能,也用来加热污泥。最后省掉了一半的能源。

那段期间,龙潭厂仍照常生产,当零排团队每完成一个新设备,等于工厂就得换一个新的制程。假如新设备调教不够、处理效能不佳,面板的生产效率、产品良率就会降低。

「但当时龙潭厂厂长的干部说,为了零排放的工程,『我们可以牺牲良率!』」江岱叡说,「这让我们很感动,毕竟,他的KPI就是良率。」

2015年底,友达终于完成台湾第一座废水零排放工厂。当时为了向桃园新竹民众展现成果,还举办一场封管仪式,把原本废水排出厂外的水管直接封起来。

抢攻各产业龙头订单

擅由业主角度想解决方案

「我们的武功除了自用,能不能给别人用?」完成任务后,团队有此想法,友达便在2017年投资成立宇沛,正式对外抢食水商机。

宇沛的业务是为需要处理废水的工厂,依其水质,挑选市面上适合的技术,量身打造一套系统。竞争对手包括万年清、中宇、水之源。

一名业界人士指出,宇沛的自主技术虽不多,但擅长把外部技术规画成一套解决方案。尤其它出自友达,能从「业主」、也就是工厂的角度看需求,「他们接触到新技术后,会在友达内部先测试,这是他们比一般工程公司有优势、也是比较被客户信赖的地方。」

但,从业主的角度看需求,却也让宇沛人员经历转型阵痛

李孝忠说,宇沛工程师很习惯用面板业的标准做规画,包括人员操作设备需要的环境,如照明、走道,也会一并考量。曾有1家客户,出自对成本锱铢必较的印刷电路板业,看完设计图后问他们,「不是买设备就好了?为什么还要花钱买灯跟做走道?」

他们这才发现,原来,不是每个产业跟公司,都像面板业获利好、有资源做好废水。因此,他们改变策略,转攻各产业的龙头,「通常龙头厂先做的技术,会带动其他同业跟进,」李孝忠说。

现在的宇沛,在陆续拿到PCB龙头厂华通上银光电的订单后,逐渐打开知名度,去年营收达4亿2千万元,其中外部客户的占比已达5成。

一场因水而生的危机,造就一家业绩高速成长的小金鸡。友达的故事证明了,当你愿意正面迎战风险,就有长出新竞争力的机会。

商业周刊175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