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乱象太多!京都都不优美了 居民抱怨「观光公害」

图文/镜周刊

日本向来是台湾民众国外观光旅游的首选,古意盎然的千年古都――京都,更是令观光客趋之若鹜。然而对当地居民而言,早已满山遍谷,却仍急遽增加的外籍观光客已成了一种「观光公害」,生活深受其扰,可见观光旅游业虽然号称「无烟囱工业」,但其发展绝非不需代价,而是祸福参半,若是过度扩张,恐也会和工业一样,付出降低生活品质的代价!

日本政府在2003年,以「观光先进国」为目标,开始实施了让当时每年约500万余人的观光客数以倍增的「访日旅游促进活动(ビジット・ジャパン・キャンペーン)」政策,为那些因人口减少而经济萎缩的地域创造旅游需求。而安倍政府上任后,更是以观光作为经济成长策略的重点,追求让外籍观光客人数更进一步的成长。

而这些政策的成绩如何呢?去年总观光客人数已超过2,000万人,到了今年四月,已在以257万人次突破单月间旅客量的记录。而安倍的政策若能确实达成目标,那么2020年,访日外国游客总人数将会成长到目前数量2倍的4,000万人,而到了2030年更会提升到3倍的6,000万人次。

然而,观光政策的余波已经在日本全国各个观光热点不断荡漾。这个事实在生于斯长于斯的日本民众眼里,自是一清二楚。好比说京都这个日本首屈一指的观光都市,在当地人眼里,到底是呈现着何种风貌呢?

答案和我们这些观光客脑海里「风流、优雅」等美好形象大不相同――观光人潮妨碍交通,婚纱摄影碍眼碍事,想搭个巴士却老是客满,到处都是违法民宿。而且当地人口流失的问题还因此而加剧。这就是京都饱受「观光公害」之苦,已经变调了的真实面貌。当地人也因此时有反弹的声音,认为观光客数量已经超过本地能承受的极限。

像是南北贯穿京都市的东大路通,每到傍晚,在清水道下坡处公车站附近的人行道都会密密麻麻地挤满数十位观光客,徒步者因而陷入了必须走到车道才能行动的窘境。观光客当中很多是外国人,也有人随身拖着大型行李箱。而且,「公车挤满乘客已经是家常便饭了。这让人觉得总有一天会酿成车祸,好可怕!」当地1位68岁的居民说道。

事实上,一部分京都人开始采取拒绝的行动。例如祇园的新桥地区――日本传统京町家式楼房并排于路边,旅客还能在石梯上聆听白川涓涓细流的声音,自然是一大热门景点。然而,该地住户在今年春天却下了这个重大决定:花季的晚上,不再为已经闪耀了27个年头的樱花祭夜樱点灯。

为什么居民们要毅然牺牲这个观光上的亮点呢?「在外国观光客持续增加,赏花游客过多的现况下,我们对于持续聚集观光人潮感到有所不安。我们担心这样下去可能会酿出意外,也认为本地已经应付不了这么多观光客了。」身兼夜樱灯光照明实行委员会代表及当地的地方发展委员会会长两职的秋山敏郎先生说道。

近年新人前来拍摄婚纱照也颇令当地居民感到头痛。那是因为,「贩卖」京都充满古都情怀风景的旅游业务大为拓展,业者持续将新人从日本国外送到京都的关系。人数之多使得业者有时也会将这些衣着华丽的男女成对排列。也曾发生新人在当地民房的玄关摄影而引起纷争的例子。

在当地持续推展环境美化运动的建筑师富田贯之透露:「一直以来努力守护着的都市景观,在毫不受尊重之下被消费,这令我产生了单方面承受着负担的感觉。」而秋山先生则说;「在观光发展过头之下,本地昔日的风情也渐渐消失不见了。决定中断夜樱的照明,已有着向市政府提出『京都这样下去真的好吗?』的意义在。」

东山区坐拥高台寺、清水寺和三十三间堂等景点,做为京都市首屈一指的观光胜地,却存在着人口流失的危机,和它永远人声鼎沸的外在印象形成反差。区内现在的人口已只剩高峰期一半的4万人左右,在日本高龄社会的背景下,空屋也不断增加。而违法民宿也持续扩张地盘。

一进入在八坂塔(正式名称为法观寺)附近的狭窄小巷,就能发现:路边4间并排的传统町家中,就有2间是民宿。另1间也正在改建为民宿中,而剩下来那一间并没有门牌,显然无人居住。住在附近的1位高龄男性面带绝望地说:「年纪大的人都走了,出去外面,街上的气氛也都变了。只是,附近都变成民宿,或许比一个人孤单寂寞好一些。」

京都市内总共约有5,000间在网路上登记有案的民宿。然而前年的市内调查显示,约有9成的民宿是违法的。政府在去年夏天设置了违法民宿的通报窗口后,「吵到睡不着」「不知是谁开的,让人很不安」等陈情便源源不断,至今年春天已经收到超过了1,000件以上。也有不少住户担心「民宿急速增加,是不是反而进一步促进人口流失」。

负责京都观光政策的三重野真代部长指出:「这两年来京都的外籍观光客过度激增。而本来可透过旅馆设施数量控制的观光行政,也由于违法民宿一发不可收拾地急遽扩张,而在无法完善应付的状况之下产生了扭曲。现代的观光业质更重于量,主要是针对富裕阶层市场。我们希望能尽快解决让许多市民切身感到困扰的违法民宿与市区巴士问题。」

而在当地平安女学院大学教授观光学的井上学副教授,对于京都市内观光发展所产生的各种乱象,做出了以下评论:

「人只要在京都市区住下来,就能够亲身体会到街上种族、肤色不同的面孔变多了。多次造访京都且具有良好观察力的外国人,由于喜爱京都人别具一格的生活方式,而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圈。若人数少倒还好,增加的话,会对地方社会造成不安。不过,对于经济正在衰退中的京都来说,观光客就是希望之星。」

他和三重野部长一样认为旅客的质比量更重要。不过,比起富裕阶层,他更希望小康的中产阶级造访。「富翁即便1个人就能负担10万日圆的一餐,也只能在1间高级餐厅消费,但若10个人各消费1万日币用餐,那就能有10间餐厅受惠。

外国人只要试着认同日本文化,就可以说像是在玩模仿日本人的游戏。若身边都是外国人,就变得好像身处于充满假京都人的游乐园一样。京都的观光产业一旦沦落至此,就会瞬间崩坏,并不能说是永远平安无事。」

井上也指出:「实际上,美国一本曾让日本蝉联世界第一的旅游杂志,去年对于日本的评价掉了6名。日本国内旅客的满意度,也因为『混乱』而下降了;占其中大部分的60岁以上女性还认为,与其说是来京都参观,不如说是以安侬族(日文原文为アンノン族,专指手持旅游杂志或书籍进行一人或少人数旅行的女性)的身分,来寻找年轻时自己的影子。

最大的问题,就是观光业扩张的优点难以被市民看见。很多外国人为本地的经济带来如此大的贡献,因此我希望居民能多向当局表示在观光政策之下,生活大有改善的成果。若是没有这种实感,那只会让无法忍受观光公害的市民的不满持续扩大吧。」

至于解决以上问题最好的办法,或许要参考其他历史景点的对策。

东京都内拥有广受外国人欢迎的浅草寺的台东区,在今年春天制定了规范公车乘降地点的《观光巴士条例》,好让维持生活品质和观光能够并行不辍。而神奈川县镰仓市,由于外国人的增加所造成的混乱,也进行了在连续假日时,让当地居民不用排队就能进入江之岛电铁镰仓车站的社会实验。

若是京都市当局能够更进一步完善观光相关政策,那么千年古都便可一扫观光污染阴霾,恢复昔日风光的日子,也亦不远矣!毕竟,别说是当地居民了,好不容易出国旅游却换来壅挤和混乱等负面经验,对于观光客来说也是不乐见的吧!

参考资料:朝日新闻

更多镜周刊报导【老侯日本会社】需求是创造出来的-从免治马桶看日本企业的本事前往日本请注意:搭机新增2项规定 违者罚50万日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