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偏乡的璞玉学生 成大教授:如果我生在这样的家庭,也难有如此表现

图文/今周刊

故事的源起,是由成大校长苏慧贞教务长明德在内的多位教授,深切感受大学考招制度对国民教育影响力,换句话说,如果大学端改变了入学方式,也就可能改变台湾中小学教育现场。

赖明德更希望在执行层面上,多考量学生背景,真正照顾到出身弱势家庭,但仍努力向上的孩子们;于是在2017年,成大首度开办「成星计划」,作为招收弱势家庭学生的特殊管道

主责的教授们更希望用具体的方式,对校内校外「宣示」。由于成大按入学分数排名,最高的是医学系,其次则为「不分系学士班」与电机工程学系,因此决定由「不分系学士班」开出两个名额,招收家境困难的学生就读。只要是中低收入户、特殊境遇或新住民第二代等,具有身分证明,便可以申请。由于申请时间在大学学测之前,等于是不纳入学测成绩

今年,成大「不分系学士班」收到近百份申请书。一般大学审查入学资料的方式,是先看基本资格是否符合,接着以成绩排序,「看起来」最公平。

苏文钰透露,几位老师打完初步分数后,心里觉得怪怪的。王育民则表示,当时赖明德将负责审查的教授们找来,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他说这是很特别的名额,关系到成大与台湾教育的未来,希望大家慎重。他建议众人思考,看完一份申请书后扪心自问,假如自己在这位申请者的家庭背景下长大,能否媲美这位学生的表现?」赖明德甚至表示,愿意一肩扛起外界的质疑。

王育民说,「录取一个生长在偏乡资源不足的璞玉学生,确实可能挤掉一个成绩好的学生进入成大的机会。」但他指出,试想将一位来自都市,或一位来自台湾东部的学生,透过成大培养成企业人才,「哪一个比较符合翻转的定义?」

于是,包含副教务长赖启铭在内的多位评审,又再次审视资料,并重新给分,选出两位正取生。

由于「成星计划」入学者,平均录取级分在52-57级分,确实较一般个人申请的级分低了8分左右。一旦进入录取分数较高的学系,恐怕会与一般生的程度有落差,尤其须经过期中、期末考,才能取得学分,可能会读得很辛苦。

但分数落差本在预料之中,校方除了备妥入学后的辅导机制,帮助学生跟上进度,且平均一位「成星」学生,共有三位导师协助辅导课业。除了原学系的教授解答课业问题,还有行政导师协助排课、规画,另外苏文钰也同时担任「不分系学士班」两位特殊选才学生的导师。

录取东部家扶学生她靠读书改变未来 获颁总统教育奖

其中一位学生,是家在台东武乡、就读台东女中的陈裕安。童年时期,双亲数度进出监狱,在她国三时,母亲入监服刑预估到她大学毕业都还无法出狱;父亲则在去年因为肝癌过世。她只能靠着每月四千元的低收入补助,再加上努力念书争取奖学金,与祖母相依为命。

陈裕安是家扶中心长期扶助的学生,求学过程中因轻微语言障碍,曾在资源班接受特殊教育。不过,这样的环境并没有阻挠她强烈的学习动机,高一时她参加全国高瞻计划,以生物类作品获得银牌奖高二参加科展,以物理类作品取得台东代表权;今年五月,她更获颁总统教育奖。

成大打破考招方式,带给学生的资源连结,已经透过网路发酵,提醒众人思考:拥有丰富资源的国立大学,可以为贫穷世袭、偏乡弱势的学生们,带来什么样的改变?(阅读更多…)

更多精彩内容请参阅最新一期《今周刊》(第1136期)。你可能也会感兴趣中西教育差很大 小留学生:继续留台湾念书我会窒息! 24岁脱贫青年:那张职训传单改变了我 如果你生在这个家庭,也能拿到这样的成绩吗?一个成大的暖心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