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应用“非羁码”降低审前羁押率提升监管效能

今年5月,浙江省杭州西湖区检察院在办理杭州市某科技有限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时,与公安机关沟通后,决定对公司3名涉案高管采取取保候审措施,并在他们的手机里装上了“非羁码”App,实现对犯罪嫌疑人数字监控。3名高管在取保候审期间带领团队努力挽回损失,至今已追回14.1亿元(实际非法集资约15亿元)的资金,有效预防化解了该案可能引发的群访等事件。

“从‘非羁码’App在杭州部分地区试点到全面推行以来,截至10月27日,全市运用‘非羁码’有效监管非羁押人员1607人,无一人脱管失控。”10月30日,在杭州市数字赋能监控工作“非羁码”应用推进会上,杭州市委常委、秘书长、政法委书记许明介绍说。

“健康码”启发“非羁码”诞生

下载安装手机App―注册认证―完成注册流程―开始每日打卡,11月3日,刚刚办理完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王某在手机上装上了“非羁码”,成为又一名接受数字监控的非羁押人员。办案人员也同步安装“非羁码”,“码”上对王某进行实时管控动态监督自动记录

“是‘健康码’启发了我们运用数字监管的思路,没想到与检察机关一拍即合。”杭州市公安局副局长秦文介绍说。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监管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非羁押人员监管责任重大。为切实加强对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非羁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管,杭州市检察院受“健康码”启发,率先运用数字赋能这一设想,联合该市公安局组成开发专班,共同研发“非羁码”。专班成立后,通过梳理非羁押人员监管流程,解决“业务流”问题;依托杭州“城市大脑”、政法一体化平台,解决“技术流”问题。

论证“非羁码”的合法性和正当性,杭州市检察院专门组织召开了专家研讨会,与杭州市公安局联合邀请中国法学会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会长卞建林、副会长王敏远以及最高人民检察院理论研究所所长谢鹏程、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常务副院长胡铭等一批国内权威专家进行论证,得到了他们的一致肯定。

在前期西湖区、滨江、拱墅区、钱塘新区等试点基础上,9月30日,杭州市检察院联合法院、公安局、司法会签《对刑事诉讼非羁押人员开展数字监控的规定》(下称《规定》),“非羁码”App正式在全市上线运用。“这是杭州司法机关联动助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体现。”许明说。

根据《规定》,公检法机关以“非羁码”App为载体,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通过外出提醒、违规预警、定时打卡和不定时抽检等多重功能,确保被监管人能够在必要的管控下回归日常生活。

“管理非羁押人员主要依靠办案民警检察官的力量,但往往是一名办案人员要同时监管多名非羁押人员,被动接收非羁押人员的信息,工作量和工作难度都很大。”杭州市检察院检察长陈海鹰介绍说,“非羁码”后台能实时接收被监管人的信息,如遇到有逃逸、串供等特殊情况,执行机关能第一时间处置。“辩护律师也将协助做好日常监督管理,实现多方的联动,这也有利于提高律师的有效辩护。”杭州市律协刑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楼宇广说。

“根据非羁押人员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的行为动向,‘非羁码’App会对其现实表现进行综合研判评估,自动生成阶段性的表现得分,并按照风险等级呈现的绿、黄、红三色监管码,分级进行动态监管。”参与“非羁码”研发工作的杭州市西湖区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副主任姜琪说。他同时向记者介绍了一个案例。

周某因涉嫌赌博犯罪归案后就主动认罪,不存在串供的可能,公安机关取证也已经到位,没有逮捕必要,对他取保候审后,采取了“非羁码”监管措施。从7月初到8月6日判决后投入监狱,周某都能按时打卡,显示均为“绿码”,服从监管,也保证了诉讼程序的正常进行。

“我们对254名试点人员安装了‘非羁码’,办案民警和执行地的社区民警126人也同步安装,办案检察官也适时安装,监控到位,监督到位,至今没有一名嫌疑人脱管、脱失,也没有影响到诉讼。”西湖区公安分局副局长魏东说。

专家眼中的“新时代中国特色保释制度”

石某是杭州某上市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2018年他私自提高公司分包给供应商的业务结算款比例,将公司多支付的15万元转移到自己账户中。石某到案后,如实供述犯罪事实、认罪认罚,同时全额退还赃款并取得谅解。今年6月石某被取保候审,并使用“非羁码”进行监管。

取保期间,石某按要求在“非羁码”上打卡签到、接受传讯等,没有违反相关法律规定。目前,该案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后,考虑案件情节、石某的认罪态度和表现,杭州检察机关拟向法院建议缓刑刑罚

“‘非羁码’的推广,将有效防止错误逮捕等冤假错案给案件当事人造成的损害、长期羁押导致的司法不公、羁押期间所产生的交叉感染及集聚引发的健康风险,减少政府财政支出和司法资源投入。”许明表示。

记者注意到,杭州市公检法司出台的《规定》明确,办案机关应以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和少捕慎诉的工作理念为指导,对除刑拘直诉外的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结合其涉嫌犯罪的情节、认罪认罚的态度等来决定是否对其适用非羁押数字监控措施。

“这种数字监控只需下载一个App,方便、快捷,却能有效降低审前羁押率,其意义对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革命性的、颠覆性的。”王敏远将“非羁码”形容为“新时代中国特色保释制度”。

“从西湖区试点情况来看,不捕率由2018年的17.1%大幅度提高为44.6%,随着‘非羁码’的全面推广应用,刑事审前非羁押比例还将有稳步大幅升高的空间。”魏东说。

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助力

“‘非羁码’零成本,隐蔽性强,能有效减轻非羁押人员的心理压力,确保其在非羁押期间如常工作生活。”陈海鹰说。

记者注意到,《规定》还特别指出,对于有法定从轻、减轻处罚情节,确有悔罪表现;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盲人、聋哑人等残疾人;具有一定规模的民营企业负责人或者技术骨干,犯罪事实基本查清,认罪认罚、积极退赃退赔等情形的,可以适用非羁押数字监控措施。而那些可能存在实施新的犯罪;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社会秩序;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串供;打击报复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企图自杀或逃跑等情形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则不适用该措施。

“尤其是从服务‘六稳’‘六保’护航民企发展考虑,‘非羁码’的应用有利于对涉罪民营企业人员的慎捕慎诉,为杭州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陈海鹰说。

李某网络技术公司开发运营购物App,主要经营跨境美食、化妆品等商品,有员工900余人。因该公司部分商品销售方式涉嫌传销被立案侦查。但该购物App也有大量的正常商品销售业务,检察机关对除了李某外的其他10多名企业高管和技术人员不予逮捕,并应用了“非羁码”监管措施。目前,该网络技术公司正常运营,月销售金额达上亿元。

“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非羁码’作用不小。”陈海鹰介绍。

“‘非羁码’应用是刑事诉讼领域数字治理杭州探索,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充分发挥作用。”许明要求。

“杭州检察将加强与兄弟政法机关配合,确保适用‘非羁码’人员整体可控;充分发挥‘非羁码’对提高案件质量的促进作用,以数字赋能辅助办案。”杭州市检察院副检察长叶玉秋在推进会上表示。(范跃红 方芳 方利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