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不完整 双多胞胎家庭遭长期忽视
政府的生养托育政策遭疑长期忽视了双多胞胎家庭,双多胞胎家庭只能够在各种「没被考虑到」的政策中自力自强,民间团体为此在「公共政策网路参与平台」提议,建请政府针对双多胞胎家庭提出完整政策方案。(公共政策网路参与平台)
双多胞胎家庭从怀孕、医疗、托育、就学,都较一般家庭风险更高、也有不便,民间团体日前向政府「公共政策网路参与平台」递案,质疑政府政策长期忽视,建请政府针对双多胞胎家庭提出完整政策方案,目前累积已获3000余人连署附议,距离5000人成案门槛还剩一段距离,若成案政府必须在2个月内回应提案。
发起连署的台北市双胞胎协会日前在脸书呼吁,争取的不只是双多胞胎的福利权益,「更是要开第一炮,要求政府重视少子化问题,好好检视现今所有妇幼政策、幼教政策!」如果极少数不到一成的双多胞胎家庭要求的权益,政府都无法做到,更遑论九成的单胞胎家庭?要求政府制定或修改不适宜的妇幼与教育政策!
提案中指出,政府的生养托育政策长期忽视了双多胞胎家庭,双多胞胎家庭只能够在各种「没被考虑到」的政策中自力自强,在不健全的生育政策环境中生存。依据国民健康署的资料,93至104年期间,出生婴儿人数逐年减少,但双多胞胎婴儿人数却倍增,政府不应再忽视双多胞胎家庭的权益,亟需制定完整的政策。
谈及双多胞胎家庭遭受政策忽视,提案中举例,双多胞胎属于高风险妊娠,需要更多的医疗协助,但在健保政策中相关措施完全付之阙如,「例如羊膜穿刺的健保补助,仅针对34岁以上孕妇,同为高风险妊娠的双多胞胎孕妇并无补助。」
另外,双胞胎申请劳保半年期育婴假津贴时,必须以A宝宝申请半年,半年后,再以B宝宝申请接下来的半年,无法一次以双胞胎直接申请一年,申请程序不便。
关于生活上的诸多不便,提案还举例,双胞胎聘请外劳的资格点数少1点,没有后援的双薪家庭势必要一位离职来带双胞胎,甚至往后无法回到职场,提高了失业率。许多保姆听到双多胞胎就不愿意接案。甚至,公幼抽签大部分县市都没有共签,如果只有双胞胎其中一个中签,家长被迫要分开接送,甚至放弃中签资格。
此外,许多法令都用胎次来做相关规定,例如第三胎以上鼓励生育措施、儿童医疗补助等。如果第二胎是双多胞胎情况,到底是否符合补助,通常需要额外说明,成为法令文字不明确的例外规定。
提案团体和双多胞胎家庭呼吁政府,请就双多胞胎家庭的每个阶段,规划出完整、具有延续性的政策方案,并将政策内容整合印制为双多胞胎妈妈手册、双多胞胎健康手册等,完备整体国家的少子女化政策。
政府建置的「公共政策网路参与平台」,提供公民参与政策机制,程序是在提议阶段先完成提案,接着必须通过政府检核提案,检核过关之后60天内取得5000份附议数,政府就必须回应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