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师诚/好热、好干的8,800亿!
▲钱要花在刀口上,8,800亿前瞻基础建设计划会不会只是干涸沙漠中短暂出现的一抹绿?(图/视觉中国CFP)
情况一是,进入四月份,台湾直接从冬天跳到夏天,天气热了好多天,直逼35度,大家脸书彼此询问的一句话都是:「你今天开冷气了吗?」
情况二是,今年清明时节没有「雨纷纷」,路上行人没有欲断魂,不过台水却是失了魂。因为水情不太乐观,日月潭水库那铜制的「9蛙叠像」,有6只蛙已经浮出水面,南台供水区水库蓄水量低于4成,配合水利署在4月5日实施嘉南地区第一阶段限水措施。
情况三是,有关前瞻基础建设计划,维基百科是这么形容地:「2016年蔡英文上任总统后,拟以推动基础建设之方式,带动景气。现时正盘点基础建设需求,包括:绿色轨道建设、数位基础建设、绿能基础建设、水资源基础建设、城乡基础建设等,以促进地方整体发展及区域平衡,带动国内投资机会与经济稳定成长。」
其实写到这里,各位在巷子里的看倌马上了解端倪。结论很简单,编了那么多预算,花了那么多钱,搞了那么多基础建设,如果水不够用,电不够用,一切都是白搭。
自从两岸失和之后,政府很努力在经济这一块走自己的路,但发展经济不是花大钱砸下去就会发生效果。今时不同往日,经国先生推动十大建设的时代和现在完全不同。1960年代,当时台湾的社会经济背景是农业转工业完成之后,以出口导向的经济发展型态取代内需市场。现在发展经济是必须和国际接轨,尤其又和中国大陆息息相关,如果两岸关系没搞好,花大钱用基础建设就想增加投资和发展经济?是政府想法太天真,还是像在野党批评的,真的别有居心?
有关水电问题,台湾有一句俗语「生吃都不够,哪有剩来晒干」,意思就是说,现在马上吃的都不够了,哪有剩下的食物可以晒干保存给以后呐!现在民生用电和用水已经出问题,要期待那些用电、用水大户的厂商投资,有那个可能吗?行政院长林全曾说,考虑到电力调整,核一电厂如果安全无虞,在不延役原则下,朝重新启用思考。他还说,未来一两年可能会有限电的危机。这些政府官员发出的讯号不是一再强调,用电极有可能出问题,如果是像台积电那种一秒钟都不能断电的大厂,请问有可能在台湾投资吗?
水的部分更难解决,人类能发电,可无法发水,海水淡化也只是杯水车薪,如果老天爷不赏饭吃,我们又没有足够的水库可以蓄积用水,那未来连民生用水都会出现大问题,更不可能吸引用水量大的企业来台湾投资。这么简单的道理,不需要我们说三道四,政府那么多专家学者不会不明白,还是……,先做我想做的,那些无法解决的,留下来以后再说呢?
▲从浙江义乌到伦敦的中欧列车,行经新疆、哈萨克、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比利时及法国,再穿越英伦海峡,最后抵达伦敦。(图/视觉中国)
中国大陆的一带一路战略,第一班开往英国伦敦的中欧列车在今年元旦通车了,同时这也是从浙江义乌出发的第八条国际线路,全程1万2千多公里,历时18天。中国大陆的中欧列车已经开出40多条线路,连通14个欧洲国家,他们的货车多达200节,未来会继续增加到300节车厢,成了名符其实的「火车好多节」。咱们这里则是蓝绿继续恶斗,国家团结「断成好多节」。8,800亿预算大家都要抢,就为了选票考量,但国家根本的用水及用电问题不解决,这钱花下去,比丢到水里还糟。
政府在花钱搞这些硬体建设之余,如果没把这些根本的水电问题解决,把两岸关系搞好,说是「前瞻」计划,大家却看不到这个国家的未来,8,800亿花下去,不但是丢到水里,而且还是丢到「政治口水」里,说要发展经济?真的是想太多了。
好文推荐
郑师诚/不求「放下」,只求「放着」
郑师诚/内阁改组,小英用「亲」良苦!
● 郑师诚,从事广播近30年,曾为《主席有约》编剧,创国内政治模仿秀风气之先,后为《新闻夜总会》、《发烧系列》编剧。现为广播节目主持人、媒体评论者。本文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文章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