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冲突多样化 谈下去就不绝望

朱锋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博士学术专长中美关系与海洋安全、中美日安全关系、东亚区域安全等。现为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长、南京大学中国南海协同创新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同时担任外交部涉海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中新社

朱锋是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博士,学术专长中美关系与海洋安全、中美日安全关系、东亚区域安全等。现为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南京大学中国南海协同创新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同时担任外交部涉海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

朱锋在香港凤凰网新闻深度分析节目风向」,解读美中2+2高层战略对话。他表示,当前中美关系是「进程驱动」而非「事件驱动」,一次对话虽不能带来决定性改变,但仍为拜登时代的中美高层接触磋商开了个好头;只要中美两国能「谈下去」,就能给管控和改善两国关系带来希望。4月可能进行的两国元首线上会谈,更能为陷入低谷的两国关系带来战略引领和高层驱动。

朱锋指出,中美关系还远未到令人绝望的时刻。18日中美安克拉治对话的中美开场白,是当前中美关系进入历史性常态真实写照;对今天的中美关系既不能情绪化地夸大冲突的一面,又不能忽视两国仍具有继续合作的一面。

朱锋认为,此次对话是积极的、建设性的,也为拜登时代中美关系的高层接触和磋商,开了一个好头。但在中美关系已经发生「质变」的今天,中美关系事实上已经回不到过去,即便后续对话还将启动,对中美延续会晤和磋商进程不要抱不切实际的想像。

朱锋直言,一次对话并不能够为中美关系带来决定性的改变。不要简单地认为一次首脑高层会晤就可reset(重置)中美关系,让它完全回到健康正常的轨道,也不需要在中美关系上,弥漫过多的悲观论;「悲观论」和「乐观论」都缺乏对中美关系的基本性质的准确认识。

「今天的中美关系更多是由过程决定,而不是由一个事件决定。」朱锋强调,希望中美关系在这次高层会谈以后,能够重启一系列争议问题点上的对话机制;现在中美关系相信是由过程驱动、进程驱动,不管有多大的冲突竞争,还是要谈下去,谈出成果、谈出希望。

他还表明,元首会谈更能够为陷入低谷的两国关系带来战略引领和高层驱动。只要中国和美国能够在彼此的争议点的问题上谈起来、谈下去,谈出成果、谈出共识,中美关系就有可能回到建设性的合作与冲突管控的轨道。

不过,朱锋也表示,现在中美关系「谈起来、谈下去」受到新的时代性挑战,包括现任拜登政府官员,不少也曾是欧巴马政府的前官员,不能老是拿着以前的成见来处理今天的中美对话,拜登政府如何在对华政策展示出部分「去川普化」的决心。美国人不要奢望打翻中国;不要完全按美国的意志来转变中国,中美关系的进程驱动还需要双方不断地在各个层次、各个层面进行磨合。

此外,朱锋也提醒,如果美国在编织盟友关系,那谁是中国的盟友?这个问题恰恰是今天中美战略竞争中,中国最大的战略脆弱点,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要回应拜登政府的所谓盟友导向对中国的打压,最重要的是走稳走实自己的路,要务实、低调,把自己的事情办好。

他也说,中美关系冲突的热点,现在来看已经多样化。自己最担心的还是在科技经贸领域。中国想要摆脱美国「卡脖子」压迫,仍然还需要较长的时间,更需要大陆深化科技、教育和专利技术转化等方面的改革进程。目前,拜登政府还在进行产业链调整、对华军事战略等诸多问题上的政策评估,美国「去中国化」到底走得会有多远,还需要继续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