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论譠社》台湾与乌克兰(水秉和)
台湾与乌克兰在地缘政治上并没有主动性,不能作出自己的选择,只是被美国利用,作为它对抗中国和俄罗斯的棋子,罢了。(示意图/达志影像)
选举已过,我们可以平心静气来谈谈台湾与乌克兰了。或者说,谈谈台湾与乌克兰的可比性。
首先,台湾与乌克兰的确有一个相似之处,并且这个相似之处极为重要,也是大家拿两者作为对比的理由。那就是,对美国而言,台湾和乌克兰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乌克兰是面对俄罗斯的前线,台湾是第一岛链上的一环,是面对中国大陆的前线。乌克兰的背后是欧洲和美国(欧洲有美国驻军,可以跟美国视为一体),台湾的背后,隔了一个太平洋,就是美国。喜欢贬低台湾与乌克兰的地位的人会说,两者都是美国的「棋子」。在博弈中,棋子是可以视需要而被主动抛弃或跟对方交换的物件。或者,在抵挡不住对方的攻势时,可以被迫抛弃。这么说,隐含的意思是,台湾与乌克兰并没有主动性,不能作出自己的选择,只是被美国利用,作为它对抗中国和俄罗斯的棋子,罢了。
冷战时期,美国为了跟苏联对抗,曾经以「骨牌理论」作为理由,介入越南内战,可是因为国内反战的声势过大,影响到总统选举,詹森被迫放弃竞选连任,而尼克森入主白宫后就改弦易辙,直接与北越和谈,放弃了南越政府。根据这个例子,如果有些人把台湾或者乌克兰视为棋子,也不是没有道理。因为,并不是当时的南越政府完全没有主动能力,而是,一旦失去美国这个后台的支持,它的主动性就失去了意义。
这当然不是台湾与乌克兰的当政者的认识,他们认为自己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他们是选择站在美国这一边,因为他们不但是维护自己的民主制度,并且是站在前线,为捍卫世界上所有的民主国家尽一份力量。
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曾经在美国议会、欧洲议会、英国议会等伟大民主殿堂的台上发表演说,并受到英雄式的热烈欢迎。每次演说中他都不懈地指出,乌克兰是在为捍卫民主而战。正是因为他是为民主而战,所以他获得美国、北约、欧洲等民主国家的大力支持。所有支持他的国家都非常慷慨地出钱和捐助先进武器,并且对俄罗斯发起了史无前例的制裁。即便它们都不肯出兵,不愿意直接参战,我们也不能不说,这是一次世界民主国家的大团结。
但是,台湾与乌克兰之间的差别也是很大的。乌克兰是联合国的成员国,获得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承认。台湾不是联合国的成员国,只有少数国家承认。北约和欧盟,在美国的敦促下,积极公开地支援乌克兰。对于台湾,它们的支持总予人一种偷偷摸摸的感觉。即便是美国众议院议长裴洛西,访问台湾也几经折腾,成为国际大事。
最能凸显两者之间的差别的,大概应当是美国对两者的态度了。拜登当选总统之后,不顾普丁陈兵乌克兰边境及不得让乌克兰加入北约的警告,导致了俄乌战争。相反的,针对台湾,拜登则一再宣示,他承认一个中国,并且跟中国是竞争,不是冲突。这个差别可以有多种解读。例如,一,拜登不相信普丁会真的向乌克兰动武,所以不理会普丁的警告,结果战争爆发了;二,他相信普丁会动武,但是认为可以借此削弱俄国,所以不理会警告;三,他相信,如果支援台湾独立,中国一定会发动武统,所以他不挑战一个中国论。
经过两年的俄乌战争,情况已经相当清楚。一,普丁入侵乌克兰,拜登的判断错误;二,俄罗斯或许被削弱了一些,但是不多,反而使俄中成为更坚定的战略伙伴;三,乌克兰被打残了,欧洲经济也受到拖累,一蹶不振;四,为了对付中国,美国战略东移,忽略了中东,而中东就爆发了巴以冲突,进一步把美国卷了进去;五,通过金砖组织和上合组织,地球南方更加团结,国际地位升高,正在努力去美元化。
面对这种情况,越战时期的历史似乎又要上演了。那就是,触发了俄乌战争的拜登支持率低落,跟詹森一样。那时,詹森退选,民主党败选,共和党上台,放弃了越南的烂摊子。现在,如果历史重演,乌克兰就会像越南一样,被下一届的共和党抛弃,留下一个需要花上几十年和几千亿才能恢复生机的烂摊子。乌与越相同的是,都失去了大量青年男子。不同于越南的是,乌还失去了五分之一的领土,四分之一的人口,流亡海外,大多数为妇孺。
这里有一个发自灵魂深处的问题:泽伦斯基,你为什么要充当美国的前线卫士?你为什么不接受季辛吉的建议,保持中立,成为俄罗斯与欧洲之间的缓冲国?
曾经担任美国主管欧洲事务助理国务卿的纽蓝(Victoria Nuland),是2013-14年策反乌克兰的操盘手,她于2013年在美乌基金会发言说,为了帮助乌克兰,美国花了50亿美元。如今,美国的花费已经二十倍于此,换来的却是乌克兰的毁灭。季辛吉的名言是:做美国的敌人是危险的,做美国的朋友是致命的。
以乌克兰为鉴,台湾的前途是中立,不是倒向美国。
(作者为中美论譠社理事)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