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智库》全球地缘战略与中美台海战略博弈(王海良)

图前方为美国海军伯克级驱逐舰詹森号(DDG 114),照片远方为加拿大哈利法克斯级护卫舰「渥太华号」(FFH 341)。(图/取自第七舰队官网)

中美两国是当今世界数一数二的大国,两国分别是兴起国与霸主国,又分别代表着不同类型的国家群体或国际力量。因此,中美两国不是单纯的两个大国,其相互关系也不是一般的双边关系,而是全球国际政治两大主导国的关系。而在这背后或下面,则是全球地缘战略关系,其中的枢纽或焦点无疑是台海,中美台海地缘战略博弈是牵一发动全身的游戏。本文拟从全球地缘战略视野通观和透视中美台海战略博弈,以求揭示其实质与要害。

一、战略视点:全球力量对抗坐标向台海转移

尽管当下世界的眼球受到俄乌战争的吸引,给人以全球力量的对抗完全集中在那个战场上的印象,但跳出战场观察,尤其是在更大的空间做前瞻,不难发现,全球力量对抗的坐标正在从欧陆向亚太转移,更确切地说是在向台海和南海转移。这一转移至少呈现出以下五个特征:

(一)印太海洋圈制衡亚欧板块

全球地缘战略矛盾的发展轨迹和最新态势,充分证明了笔者对全球两大地缘板块——中俄主导的亚欧大陆与美国统领的印太大洋——的认识和论述。俄乌战争、中俄协调、中东斡旋、一带一路、印太联盟等都实实在在地表明,美国正在逐渐丧失对亚欧大陆的影响和对欧洲格局的直接掌控,因而转向在广袤的海洋构筑起对中俄主导的亚欧板块的包围圈。这一发展态势可以说是当今全球最大的地缘战略格局变化,其背后的推动力量是具有准阵营性质的两大国际政治经济力量,但其表现形式和运转机制却远比表面所呈现得复杂。

(二)中国军力依然是陆强海弱

(1)美根据实力界定首敌,中先俄后已成定局。这一排序下的陆海抉择呈现出美英选择弃陆固海基本取向,将呈现陆半球与海半球的对峙态势。(2)美畏惧对华陆战是客观事实,因为中国在军事上是公认的陆军最强,海顿所谓美军永不与解放军打仗也许合乎这一常理,但可能在海战方面打了折扣,实则是不能排除现代化立体海战。(3)美从旧两洋战略转到新两洋战略,搞印太两洋连结,把马六甲海峡设成其全球战略关隘,明显是为围堵中国打造的链锁。

(三)多种联盟对付中俄新亚欧

(1)英国脱欧、美军撤阿、俄军西进,均显示美国退出欧亚大陆是不得已而为之,但也不违反英美称霸海洋的规律,仍可发挥其传统优势。(2)面对中俄主导亚欧大陆,美以印太战略应对,但美日印澳四国相距较远,也很松散,遂有美日澳三国联盟,并以台海为指向。(3)以上还嫌不够,外加五眼联盟,及双边军事同盟,呈多重迭加,对中国而言犹如群狼环伺。(4)北约东扩在乌克兰受挫,开始转向,南下东进,联通印太,全球海洋军事联盟呼之欲出,其目标非中国莫属。

(四)对抗前沿呈东移南压态势

(1)美国的目标已经改变,北约停止陆地东扩,西方防线从黑海和海湾南下东移到马六甲以东,总坐标设在台海南海连接地带。美决心在第一岛链与中国纠缠20-30年,达到阻遏中国走向远海、完全崛起的目的。(2)又因地理结构上的北陆南海形态,中俄联合而呈现中西对抗场域南压之势,北有俄朝压制日韩,中方在南面一无盟友,二临海洋,缺乏优势,美方更得心应手。

(五)两海联动双峡锁喉新格局

(1)美国阻挠中国统一的理由首推维护所谓海上航行自由,吸引诸大国以生命线为借口集体干预,实则是海上的新「八国联军」,合力在第一岛链打造一个多国利益圈。(2)中美日韩视台海和南海为生命线,爆发战争必封锁台海和马六甲航道,各方利益俱损,故都会有所顾忌。(3)俄英法印澳及东盟都关切南海问题及利益,也会因此关注台海。这导致两海形同两只牛耳,美必争取掌控,故可称两海为印太乃至全球风暴中心。

二、历史视角:世界大国陆海战略纠结与抉择

在全球地缘战略视域中回看历史,仅从陆与海之间的纠结与抉择来看,也大有历史经验教训可循。纵观世界史上大国的海洋强国历程,可以看到,处理陆海关系是具有巨大影响的战略选择,且其中空间与时间观念是不可回避的要素,国家地缘环境是决定性的客观条件,事关一国的胜败兴衰。

(一)美国先海后陆

美国东西方向面对两洋,南北以弱国为邻,在地缘环境上有条件实行马汉理论所宣导的海权战略,几乎没有陆海关系上的纠结。不过,即使在走向海洋的过程中,美国也是在两洋之间有先后缓急之分的,太平洋为先,大西洋置后,并非两洋同时推进。显然,美国这样做主要是由海洋对手实力决定的:当大英帝国仍称雄世界时,美国在西太平洋部署的海军力量相对较少,法德等国更次之,西班牙则处于衰落中,故在两大洋中,可供美国选择的扩张方向唯有西太平洋。美国通过美西战争、八国联军侵略战争等攫取了在西太平洋的地位,实际上成了太平洋的霸主。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美国在大西洋上没与英法等国进行争夺,而是更多地关注欧洲大陆的纷争,并伺机在最有利时刻卷入纷争,博取厚利,两次世界大战前的情况几乎一模一样。

(二)英国远近平衡

英国是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海上霸主,作为一个岛国,英国没有一般意义上的陆海纠结,而长期存在着在欧陆与远海之间的选择问题。英国曾长期参与欧陆事务,英法百年战争、两次拿破仑战争、两次世界大战都是欧陆矛盾引发的,英国深深卷入其中,付出巨大代价。但英国也有长期「光荣孤立」、隔岸观火的历史。对于海上霸权,英国一旦参与竞争便不曾退让和收缩,而是不断扩张,直至成为「日不落帝国」。在此过程中,英国宁可孤立于欧陆,也不愿放慢迈向全球的脚步,直到美国崛起半个世纪后发生了苏伊士运河事件,英国被迫从苏伊士运河以东撤退,放弃在远东和近东的据点,而让位给后来居上、尚可称为盟友的美国。

(三)法国以陆为主

法国是以陆地为主的大国,历史上的欧陆霸主,一直与德国争夺欧陆霸权,因而结下世仇,也与英国发生多次战争,同样是为了欧陆霸权。但是,法国也曾走向海洋,一是参与了海外殖民扩张,二是大陆封锁时期与英国在海上进行对峙。不过,总的来看,法国陆地观念极强,其海外冒险多是为了攫取更多殖民地,一旦欧陆形势紧张,她就选择放松海外争夺而回防欧陆,所以在海外常常让英国占上风,在较大海战中多败给了英国海军。假如法国更多地顾及海外利益,恐怕会在欧陆输得更惨、损失更大。所以,法国总体战略是以欧陆为主战场,海外争夺有条件就上,没有条件就让。

(四)德国争雄欧陆

德国也是以欧陆为主的大国,历史上与法国进行过长期的争夺,也因此与英国多次打仗,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惨败也是由争夺欧陆霸权所致。德国是海外殖民开拓的后来者,其早期参与海外争夺的力度低于英法两国,但德意志帝国建立以后,在陆海两方面都加大了争夺力度,因而与英法的矛盾大大加剧。在这场争夺中,德国的主战场显然在欧陆,不在海上。从一战到二战,德国的海军发展都优于法国,但不敌英国,所以才专注于发展潜艇,用以袭击英国商船,后来又用来攻击英美水面舰只,一时间令英美水手谈虎色变。然而,即使在希特勒指挥下德国海军做到了封锁英国,却难以攻陷这个防卫坚固的岛国,证明德国海军缺乏海上投送力量,不足以征服英国海军。我们看到,德国的主要战争和主要战场都在陆地,德国陆军也是一流的,德国出了个以陆战为强项的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而不是专事海权理论的马汉。

(五)俄国梦碎海洋

俄罗斯是世界上陆地面积最大的国家,虽有一定的海岸线,却没有优良的出海口。所以历史上,沙皇俄国为了获得优良的出海口,先后分别在南方的黑海和北面的波罗的海与土耳其和瑞典开战,并以失败而告终。沙俄显然不满足于做内陆型国家,而要像英法德等西欧大国那样,走向海洋,拓疆殖民,成为世界强国。20世纪初,沙俄又在东北亚与日本进行争夺,结果在日俄战争中海战败北,引发国内革命,最终导致沙俄政权消亡。前苏联时期,二战爆发前以守为主,陆军和空军建设较好,海军发展较慢,但正因如此,苏军才得以拥有反击并最终打败希特勒德国的实力和底气。冷战时期,苏联转入与美国为首的北约正面对峙和全面军备竞赛,在海军建设上投入甚大,其四大舰队规模和水平不输给美国海军,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后者,以至于后者一直不曾尝试在海上与苏联海军对抗。然而,与美国进行的「陆海空天」全面军备竞赛也耗尽了前苏联国力,抽空了国民经济,削弱了其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激化了社会矛盾,最终导致苏联解体。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较前苏联地盘小了很多,但其传统海岸线和海路并未发生改变,所以俄罗斯仍需维持陆海并行的军事战略。然而,处于新经济状态下的俄罗斯并没有坚持陆海并行战略,而是重点经营陆地,海上大大收缩,军队建设也是以陆军和空军为主,也很重视火箭部队建设,海军则仅维持一定水平,反映了以防卫为主的战略。这可能是俄国有史以来最务实的陆海平衡战略。

(六)日本魂断大洋

日本与英国一样是一个岛国,是靠近亚洲大陆的岛国。日本本来不应该有陆海纠结,但作为靠近亚洲大陆的岛国,日本又一向觊觎整个东亚大陆,故使日本陷入了不该有的陆海纠结怪圈。作为岛国,日本发展海军并不奇怪,但陆海空全面发展就有些奇怪。事实证明,日本不是要保卫自身不受侵犯,而是要侵吞整个东亚,所以不仅需要海军,还需要强大的陆军和空军。从二战前的军备建设看,日本帝国已属世界一流强国,至少在太平洋地区可数一数二。正因如此,日本侵吞整个东亚的进程势不可挡,若非美国参战,日本可能占领东亚大部分国家。而美国参战的最大影响是开辟了太平洋战场,这是最终葬送日本军国主义的场所。也就是说,在陆地和海洋同时作战时,日本没有绝对优势,而随着美国战争潜力的发挥,日本一步步从海洋到陆地走向了失败。假如当时日本不是那么贪婪,接受美国的干预和调停,日本很可能最终得到中国东北,保留台湾,占有部分东南亚。然而,日本为了所谓「大东亚共荣圈」,决定在陆地与中美英对抗,在海上与美国决战,并斗胆抢先偷袭珍珠港,一举引发了太平洋战争。从根本上说,日本毁于军国主义的贪婪,而从战略视角看,不懂退却的日本败在了陆海纠结上。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任何一个大国,在一般情况下,不能脱离自身地缘条件而设计走向世界的大战略,或者是陆地优先,或者是海洋优先,而不能陆海并举。即使美国这样的两洋国家,也要有先有后,不能两洋并进。以陆地为主的大国,应以经营陆地为主为先,以开拓海洋为辅为后,次序不可颠倒,且一般不能并行。如果面对陆地和海洋不能在大战略上合理选择优先次序,那便陷入了陆海纠结,就很容易出大问题,犯结构性和战略性错误,就会改变历史发展的轨迹。这值得作为陆地为主同时又拥有广袤海洋领土的中国深思。

三、地缘视野:中国所处的地缘战略环境

回到现实与当下,在本文所关切的地缘战略格局变化中,最值得关注和探讨的首推中国的地缘战略环境。从总体上看,它是陆与海的关系问题,但深入分析,不单是陆海关系问题,还有制度之争问题,它们相互交织,形成复杂关系。

(一)中国的地缘战略处境

中国的国家安全战略取决于中国的安全环境、战略处境以及安全保障能力,而这些都与地缘战略密切相关。中国的地理位置大体上东边和东南濒临海洋,北、西及西南三面环陆,陆地边界占三分之二,海洋边界占三分之一。从历史上看,中国的外部安全纷扰大部分来自陆地。明朝以降,中国不断遭受海上袭扰,直至发生鸦片战争、日本侵华那样的惨剧。虽然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今天中国的安全格局总体上呈现陆强海弱的特征,但环顾中国周围的主要外部力量,不难发现一个明显的情况:中国与自己的陆地邻国基本解决了陆地划界问题,现存主要争议恰恰在海上,而不在陆地。这都是次要的,关键在于还有无所不在的美国,它也是亚太国家,算是中国的海上远邻,可这个远邻的势力和影响一直伸展到中国沿海,随时可以威胁到中国。美国对后冷战时代的亚洲做出的基本判断就是,中国的崛起将改变东亚力量对比,成为主导西太平洋的强国,而中国作为庞大的社会主义国度总是让美国精神紧张。于是,不断修订美日安保协定、强化美日军事同盟就成了美国的主要战略选择。实际上,美日海军已经形成了对中国的海上围堵,一旦有需要,还会从海上向中国陆地发动攻击。这基本上源于中国既有走向海洋的需要,又缺乏足够的海洋能力这一客观现实。美国敢于在台海阻挠中国统一,主要也是出于这一现实。比较一下中国陆地和海洋通道,很容易看出海洋对中国的阻挡远大于陆地。正如宣称「水的阻挡力」的美国学者约翰•米尔斯海默所言:一个国家可以建设一支海军力量并借助它跨海投送一支陆军,但这个国家将会发现,把一支陆军送上敌方海滩进而进入内陆永久征服敌对人群远为困难得多。此外,美日澳三国军事同盟虽然比较松散,但就其功能来说,称得上是美国筹划的「小北约」,或者说是亚太版的北约了。这样一幅地缘战略图景明确告诉人们,中国的地缘战略处境很不平衡,东差西好,南忧北安,陆稳海险。有鉴于此,中国要强调地缘战略分析,因地制宜、陆海统筹、合理布局。

(二)中国的地缘安全环境

今天中国安全环境格局早在20多年前已见雏形,美国为防范中国崛起而打造了一个所谓C形包围圈,基本上从朝鲜半岛经东海、南海、马六甲海峡到波斯湾,以数量可观的各种军事同盟和军事基地构成对中国的威慑和围堵,也有「危险弧圈」地带之称。美国之所以如此担心和防范中国,主要是美国战略家们认为,一个国家的军事、经济和政治力量越强,它在重要地缘政治利益、影响和参与方面超越其近邻的覆盖面也就越大。具体到「欧亚大陆这个最重要的竞赛场上,美国的一个潜在对手可能在某一天崛起」。他们认定的那个潜在对手就是中国。所以「重返亚洲」,实施「亚洲再平衡」战略,目标直指中国。保罗•肯尼迪曾指出:「中国人在某种程度上就像本世纪初的德国人一样,他们在努力加强自己在世界大国体系中的地位的同时,还深深感到自己是处在包围之中。」多年后的今天,中国人的感受恐怕没有改善很多,尽管中国的国际地位有了显著提高。基辛格也曾断言:「每一个亚洲大国,包括中国面临的地缘政治挑战不是如何征服自己的邻国,而是如何防止邻国联合起来对付自己。」这尤其适用于今天的中国,中国的实力和地位都已今非昔比,但中国在自己家门口受到的阻遏是无容置疑和不可否认的。也许在常态下,不发生军事冲突的情况下,中国在地缘安全尤其是沿海安全上基本无虞,但在发生台海危机和南海冲突的情况下,就有天壤之别了。

(三)「一带」的地缘战略价值

美国在迫使中国从地缘战略上防备「小北约」,而中国最好的选择就是解除后顾之忧——与俄印两大邻国和亚欧大棋盘上的棋手建立协作伙伴关系,以防自己腹背受敌,并利用亚欧内陆腹地减轻来自东面和东南方向海上的安全压力。至于已加入到松散的印太四国安全体系中的印度的战略选择,可以确定的是它不会主动参与印太联盟对华军事进攻。

另一方面,通往亚欧大陆西端的路径,北有丝绸之路经济带,南有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中,北翼的「一带」要比南翼的「一路」有更多优势,比如中国与俄、蒙、中亚五国的伙伴关系,上海合作组织的军事及反恐合作,铁路运输比海上运输的快捷,横贯亚欧大陆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比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更加和平稳定等等。这更增加了「一带」对中国战略安全的重要性。新加坡学者郭良平认为,「一带一路」是中国外交重要的转折,也可以说是「韬光养晦」战略的终结,但是,沿途的东南亚、南亚、中东和东非等地区国家格局复杂,未来的路任重道远。这里提示了中国在「一路」沿线会遇到困难和挑战,也反证了「一带」对中国的相对价值。

(四)「一路」充满的未知挑战

考虑到中国是一个陆地文化比海洋文化发达、传统上陆权意识强于海权意识、军事上陆军比海军强大的国家,我们需要以强补弱,即依托北翼的优势来弥补南翼的劣势,这是客观现实的需要,也是合理的选择。新加坡学者黄朝翰也指出,走陆路比海路容易得多。从海路来看,首先,中国自古不是海洋大国,有影响力的海洋联通只有「郑和下西洋」;其次,南海周边的越南和菲律宾与中国争议不断,且最重要的海路通道马六甲海峡是由马来西亚控制;最后,美国充当着这些东南亚国家的后盾,军队就停在南海门口。有美国军方人士宣称,这些国家需要「美国军事存在来抗衡中国,但我们不用说出来,哪怕是从西太平洋撤走一个航母战斗群也只是变戏法」。我们不能根据美国军方或政治家间或发表的各种言论来做判断,而要认清一个基本事实,就是美国紧紧盯住南中国海的原因,一是它是中国的家门口,最好把中国堵在自己家里;二是假如阻挡不住中国,也不能让中国如同美国控制加勒比海那样掌控南中国海。罗伯特•卡普兰在分析南中国海格局时写道:「至少从一个方面看,南中国海的地缘政治是简单明了的。这不是一个类似一战前欧洲那样的复杂多变和多极的帝国主义联盟的世界。在这一水域只有一个所谓在地的大国威胁:中国,依据其地图,表示渴望对这一水域实行加勒比海式的控制。」这显然表明美国极担心中国像美国那样把南中国海收入囊中,把美国排挤出去,一如美国当年把欧洲大国从加勒比海排挤出去一样。所以,有美国霸权存在,中国在若干年内需慎重采取海上行动,海上丝绸之路应成为长期战略性建设目标。背靠大树好乘凉,对「一带一路」的设计,应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先快速推进北翼建设,而慎重推进险阻较多、困难较大的南翼建设。也可以说是,先稳固陆上地盘,后疏通海上通道。我们在实现完全的近海防御之前,不能过多考虑和急于实施远海发展,在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之前,战略布局上都要以陆地为主为先、海洋为后。

(五)中国应加强陆海战略统筹

「一带一路」的南北两线也都同时是中国能源进口的运输线,是中国可持续发展、国家安全和社会发展的生命线。一般情况下,我们有这两条生命线源源不断输送能源,是一种理想的常态。特殊情况下,比如发生战争或巨大灾难,一条运输线受堵,还有另一条运输线保底。在上述两条生命线中,南翼的海上运输线显然是比较脆弱,因而是不太可靠的。相形之下北翼的运输线就十分重要了,在特殊情况下它将成为我们唯一的生命线。从现状来看,中国对海路的依赖比较大,我们从中受益良多,多年来的和平海洋环境为此创造了有利条件,结果在「中国崛起的同时,过度依赖了一些进出口海域、世界级港口设施的建设,以及集装箱和商船的建造。这些都给中国带来了繁荣和一定的友好国家关系,但中国也在海洋领域面临一些弱点和挑战」。今天,当我们审视中国海洋战略安全时,我们不能不承认,较之广袤的亚欧大陆陆地,从渤海到地中海,从太平洋经印度洋到大西洋,浩瀚的海洋让我们感到不安全。这种不安全感甚或受威胁感不一定来自外部强大力量经海洋进犯我国陆地,但比较确定的是,从我们家门口的水域到我们船队所到之处,都会受到干扰甚至遏制,诚如美国学者兰普顿所言,「中国虽不预期任何国家会通过海域侵略她,但关切若干来自海域的挑战。这些挑战触发自以公海为主的繁盛对外贸易,还有为支撑其上升的经济而过度依赖海上燃料运输……以及控制全球海上交通战略要道的野心,准备实现全球和地区权力转移,等等。」可见,中国必须同时清醒认识到海路的重要性和脆弱性以及与中国海洋战略安全的关系。

(六)如何对待中国海上生命线

就「一路」对中国海洋战略安全来说,最突出的问题是马六甲海峡的约束,因为它是中国与欧洲、西亚及非洲贸易运输的必经之地,中国进口能源的运输也包括其中,而美国借助与新加坡的防务协议,在该海峡端口的樟宜海军基地驻扎,实际上扼守着最重要战略通道的咽喉。围绕着马六甲海峡进行的争论之所以难以平息,就是由于「中国能源安全争论之一是『马六甲困境』概念,因为中国进口半数以上东非和东南亚石油和五分之四的原油经过马六甲海峡,中国对这一战略通道的严重依赖受到领导人的关切」。显然,美国掌握了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战略咽喉要地,使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遭遇到瓶颈。不仅如此,在海南岛与新加坡之间的南海海域,美国借助南海领土争议重新部署海空力量,打着维护航行自由的旗号,实行炮舰政策,实际上是要从海上围堵中国,阻止中国冲破第一岛链,走向远海。假如南海不能成为和平之海,冲突不断,战事频仍,马六甲海峡被美军封锁,海上丝绸之路有何意义?有鉴于此,中国确实需要考虑加快中国与巴基斯坦的铁路-港口战略通道建设;可将油气从缅甸的印度洋港口直接输往云南昆明的油气管道建设;亚欧内陆14000公里长泛亚铁路建设,它能通往亚洲各个方向,可开辟更多替代马六甲海峡的能源走廊。进而言之,中国甚至要打通中美洲和南美洲的能源通道,如巴拿马运河、开挖尼加拉瓜运河、横跨哥斯达黎加的铁路等,以降低中国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度。这些项目可能会使某些区域内国家感到不适,美国也会感到不安,但对中国而言是不能不走的棋子。

四、战略焦点:美对华展开台海战略博弈

在全面分析了中国地缘战略环境与地缘安全环境后,再看台湾问题、台海格局、西太形势,就更容易看清台海之所以成为全球地缘战略焦点的缘故了,也更好理解中美在台海开展地缘战略博弈的缘故了。

(一)台湾在美霸权结构中的关键地位

(1)在东西之间,以中国为核心和焦点,则台湾海峡正是东西之间的分界线。在这个意义上,台海确实是所谓全球最危险的地点,台湾充当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对抗以中国大陆为假想敌的代理人和桥头堡。(2)在中美冲突中,台湾海峡提供了所谓保卫航行自由和保护台湾民主制度的巧妙借口和说辞,提供了场域和契机,也提供了手段和工具。在美国发动的对华科技战、舆论战、认知战中,台湾都占据重要地位,其卷入度和份量又反过来增大了美方支持台方的意愿和力度,加剧了中美冲突对抗。(3)在全球陆海分界线上,台湾无疑是最关键、最脆弱、最危险的节点和焦点。从陆海分野的眼光看,第一岛链和西太平洋在全球地缘政治和地缘战略中的地位更高了,而台湾在此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4)台湾在美国策划和帮助下,借机绕过主权藩篱,利用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纽带和手段,挤进了西方国际阵营,充当反共反华马前卒,获得了新支持保护。即使今后台湾现存13个「友邦」丧失殆尽,并且无法以任何身份加入联合国,仍可靠西方阵营的准承认苟延残喘。

在上述四大阵势和场域中,都有台湾问题的重要位置和关键角色,其份量远超一般,具有四大阵势与场域交汇和四大矛盾交织的枢纽地位和坐标方位,有纲举目张之重。可见,台湾对美国的价值并不低于美国对台湾的价值,这就是美国紧紧扭住台湾不松手的根本原因,即使不把台湾经济份量和科技能力两大要素考虑进来,也能一目了然。

(二)美为保台设计一套综合性战略

美国为扶植和支持台湾,也是服务美国总体战略利益,可以说极尽用心之能事,设计了一套涉台综合性战略架构,它有五大支柱,即政治、外交、军事、经济、科技。(1)政治上,美国把台湾打造成了西方阵营的一员、对抗中国大陆的尖兵、维护美国霸权的工具、粉饰美国形象的涂料。(2)外交上,美国搞假一中政策,实际在玩弄「一中一台」把戏,并向整个西方推广,力图借助新打造的涉台国际意识形态营垒,长期阻挠中国统一与中华复兴。(3)军事上,美国正在把台湾变成准军事同盟,并通过军售、培训、军演等方式,开展阻挡和抵抗大陆武统的实质准备。(4)经济上,美国不希望台湾经济体成为大中国经济体的一部分,阻挠中国统一符合这一愿望,同时又可获得对台军售收入。(5)科技上,主要是向美向外转移台湾芯片等高科技研发及制造系统,一方面增加美欧高科技制造能力,同时又防止这些系统落入中国大陆手中或被大陆利用。台积电计划在美建6个厂,多于在台的数量,一旦建成,将关闭台厂和陆厂,结果将是台积电自断根系。这个战略架构很全面,也很实用,对台有用、对美有利。美方只赚不赔,既在政治上合乎其需要,又对其国际形象有利,还在经济上有利可图。

(三)美拉台入复合型印太军事联盟

美国在印太构建的多边多种多型军事联盟已基本成型,但要明确把台湾正式拉进其中,在法理上、政治上和外交上都不便当。为此,美国酝酿了美台建立准军事同盟的构想,作为把台湾塑造成军事盟友的准备和过渡。这个构想的内容大体上是:(1)确立台湾为美国的非北约盟友,除了不签约、不驻军、不设基地,台湾与美国的军事关系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无差别,使台方成为印太各类军事集团的观察员甚至实际成员,绝不考虑让台湾接受「一国两制」模式的和平统一。(2)因为上述「三不」,美国必须有计划地增加对台军售,包括进攻性武器,在台岛囤积大量武器弹药,以备战时之需。(3)美方对台军进行系统性军事培训,包括观摩不同类型和层级的指挥行动、特种兵、电子战人员等。(4)让台军参加各类印太军演,并加强针对台海的联合军演。(5)考虑在台湾设兵工厂,直接制造美式武器,主要是用量较大而又不便运输的武器,以防短期内爆发台海战争。(6)共建美台战时联合情报与指挥系统,可能设在较近的关岛,以便战争爆发后台军方高层转移。(7)不公开承诺美军入岛协防,但许诺对台提供更新型更高端更有效的军事保护。(8)准备好在必要时撤走台方军政高层,以便继续异地领导和指挥开展抵抗运动。

这个构想的基本实施策略则可归纳为:(1)制造中国大陆准备武统的舆论,增加美台准军事同盟的合理性,加快美国国会各种助台法案。(2)酝酿一个2027年前后爆发战争的预案,做从反登陆、反封锁到反攻城的相关军事准备。(3)密切观察和研究乌克兰战场作战方式移植到台湾岛的可能性,以便拖延战场行动,消耗解放军力量,增加解放军牺牲。(4)调整对台军售结构,提高新型步兵单兵作战装备的比例,为打城市战创造条件。(5)要求台方修法,降低入伍年龄、延长兵役期限,扩大征兵员额。(6)设法阻止台军投降,增加台军牺牲、误伤平民、增加难民,制造人道主义危机,干扰解放军行动,丑化解放军形象。(7)为战争进行武器、能源和粮食等战略储备。(8)考虑美方及其亚太盟友战时对台海空支援办法,主要是空投急需品的办法。

(四)台海南海的战略联动将成为常态

(1)人们普遍担心所谓「三海联动」,即东海、台海、南海同时发生冲突和危机,令中国大陆难以应对。还有所谓四海联动的耸动说法,也不能说是空穴来风。不过,真正有现实可能性和探讨意义的还是台海与南海联动问题,一般称之为两海联动。在菲律宾增加对美军开放四个军事基地后,两海联动可以说更加凸显了。从战略层面看,两海联动是简单的,但从策略层面看,却是复杂的。例如,台湾当局可能希望美军把两海挂钩,开展巡航,似可让台湾一举两得。但民进党当局绝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公开采取包含「台独」的南海举措,放弃某个属于领土范畴的岛屿及其水域,而可能与马英九当局的立场拉开一定距离,或许回到李登辉时期的政策立场——「在管理钓鱼岛和南中国海周边领土争议方面,台湾应避免把那些区域认定为『自古以来属于中国』或『构成(中国)历史水域』,以便与中国在那些争议上的立场保持一定距离。」也就是说,说法可以是模糊的,不明确宣示或否认南海水域属于中国,但含糊其辞地表示属于「中华民国」或者台湾,同时表示和平解决有关争议,维护国际航行自由等等。

(2)假如台湾当局以为西太平洋局势可以利用,执意在美国保护伞下藉南海问题挑事,以谋取政治利益,则必须承受两方面的重大危机与损失。一是一旦太平岛发生被越南攻占的危险,大陆依法收复它之后,不会归还给台湾。二是引起连锁反应,压缩台湾所谓国际空间,直至出现「雪崩式的断交潮」。这对台湾而言是不可承受之重,会彻底敲碎「中华民国」外壳。有国外学者指出:「除了外交承认所传递的象征性地位外,保持哪怕几个盟友也可防止被进一步孤立,阻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没有国际反对的情况下合并台湾的能力。」笔者相信后者的论断有些思考基础,循着这个思路推延下去,如果「断交」发展到极致,接近于零「邦交」时,「中华民国」也就宣告完结了。

(3)长期以来,中国决策层对台海的关切远超过对南海的关切,因为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南海问题是国际问题,即使在陈水扁执政时,也没出现台海与南海联动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中国领导层对台海的高度关切可能是中国与其他南海岛礁声索国关系相对舒缓的原因之一。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指出,台湾问题显然令中国政府魂牵梦绕,达到了宁可在其他同等重要挑战方面蒙受损失的程度。在西方研究者看来,中国政府如此令人费解地强调台湾问题,有助于解释为什么中国愿意与其绝大部分陆地邻国谈判、妥协、解决领土争端,但在南海和东海领土争端上却不是这样。除了对海运通道及潜在油气资源的战略性关切外,中国在现存海洋争端上的相对不妥协可以解释为,中国政府长期坚持并坚定不移地对待与台湾统一的问题,绝不妥协让步,不削弱自己的能力,如果必要,不惜武力解决。这就是说,台海、东海、南海相连通,台湾问题的解决跳不出这个海域。这或多或少接近了中国地缘战略安全的真实处境和应对策略。

(4)这只是从单方面的战略忧虑出发做出的假设,没有充分考虑相关各方的多方面因素,如经济、社会、文化、思维方式等因素。建设性思维和行为是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协商谈判、求同存异,以较低的代价解决较大的难题。但到目前为止,还有很大距离,可以说「东亚和东南亚日益增加的摩擦看来没有形成一个新的、共同参与的地区安全秩序的前景,但这应当是目标」。有关当事国各有不同的客观情况和主观关切,尤其是中美两个大国深受战略博弈所困,可以说莫衷一是,甚至是南辕北辙。但和平解决总比武力解决代价小。既然有内政、相互依存、大国现实主义思维等冲动,「前路就是在亚洲构建一种共同参与的力量平衡,它限制强硬的冲动、建立共同参与的多边经济与安全体制,并加强相互依存,进而提高无羁绊的冲突的代价」。这是理想主义的,但不是不可企及的,只是需要有关各方做出努力,有所妥协、有所让步甚至有所牺牲。

结论

综上所述,在思考如何塑造推进国家统一进程的外部环境问题时,须考察研究全球战略大环境尤其是地缘战略环境。(1)中国不可忽略的战略视点是,全球力量对抗坐标正在向台海转移,这是无法回避、更无法否认的重要事实。这当然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但地缘战略因素是最重要的甚或是决定性的。(2)从历史视角看,世界大国陆海战略纠结与抉择的经验教训,对同样面对以台湾问题为焦点的陆与海战略平衡难题的中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中国要吸取世界大国的历史教训,避免陆海战略纠结,科学地谋划一个东西呼应、陆海联动的战略棋局。(3)中国的战略安全也需要一种平衡的地缘战略选择和设计。在地缘视野中考察中国的处境,可以说我们的地缘战略环境有自己的特殊性,这就是陆强海弱、陆安海乱。由于海上博弈的对手更强大、问题更复杂、不确定性更大,也由于「印太」海洋战略联盟的出现,以及马六甲海峡的战略约束和南中国海的波谲云诡,海上的挑战更大,因此中国需要智慧地选择一条先陆地后海洋的战略道路。(4)作为战略焦点的台海,已被美国设定为对华展开战略博弈的核心与前沿,成为美国保住其全球霸主地位的主「战场」。为此,美国设计了一整套军事保台的综合策略,并在乌克兰战场上加以验证,不同之处则在于准备在台海与解放军打一场空前规模、全新样式、复合型高科技海战;已开启了把台湾拉进印太复合军事联盟的进程;美国为了把北约国家拉进印太复合军事联盟,并利用少数东盟国家,单用台海这个理由比较牵强,把南海争端加上,会感觉理由比较充分,两海联动遂成为现成的选择和今后的常态。(5)所有这些都表明,中美两国正在世界百年大变局的大背景下,分别以陆地板块与海洋板块为后盾、以台海为争夺焦点与对抗前沿,展开涉及多国、空前复杂、日益激烈、波及全球的地缘战略博弈,使中国统一问题变成更加复杂和棘手的难题,但同时也为中国统一进程赋予了更丰富、更深刻的民族复兴、反对霸权、维护正义的世界性涵义。(作者为上海东亚研究所所长)

(本文授权中时新闻网刊登,原刊于中评社刊发、中评智库主办的《中国评论》月刊)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