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良》中美安克拉治过招折射出博弈态势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左)22日抵达广西桂林,大陆外长王毅(右)以手肘相碰表示欢迎。(图/美联社

观察评估中美阿拉斯加2+2高官会,不能停留在罕见的开场白激烈舌战阶段,而要看会谈的整个情况和结果,还要结合会谈前后发生的事情做综合研判。笔者以为,这场重要对话总体上是符合预期的,尽管开幕式发生了激烈交锋,出现了溢出剧本戏剧性场面,给外界气氛紧张、可能谈崩的印象,但考虑到闭门会议环节对话议题广泛,还是有些成果的,因而是有益的和建设性的。

一是首次会谈的双方各自表达了基本立场、主要关切和优先事项,达到了相互了解的目的。二是双方同意不冲突不对抗,继续开展平等广泛对话,实则是确立了继续沟通的基本框架。三是就双边外交往来和人员往来便利化达成了一致。四是尽管存在重大分歧,但双方有合作应对地区与全球问题意愿。五是舌战止于开场阶段,双方没有走到不欢而散的地步,后续不排除中美元首会晤(视频)的可能性,因为双方都把两国元首通话所表达的意旨当做旗号,保留了后续对话和改善关系的空间。

中美2+2会谈是中美过招的第一回合,美方小受挫折,双方都有斩获。美方的挫折一是场面有伤大雅,二是表现略显稚嫩。中方的斩获一是彰显形象,二是稳住局面;美方的斩获是处处讨得了盟友的欢心。美方表示,回去后认真评估,进一步确定政策,准备第打二回合。中方则是不虚此行,得以按计划步步推进。

此役过后,后续较量可以想像,美方可能由此变得总体上比较谨慎但坚定、温和但有韧性,但也可能在国内压力下继续保持强硬姿态,不因安克拉治遭遇战而有所收敛或退缩。在中国方面,可能犹如新中国凭借日内瓦会议登上国际舞台一样,中国外交真的在阿拉斯加开启了平视世界的时代。

不过,中美博弈的基本模式仍是斗而不破。较之美俄之间激烈的冷对抗,中美博弈算是弱冷对抗。作为一种竞争和对抗方式,美方还会主动进攻,中方也会毫不客气地抵挡甚至反击。但这种对抗应该是可预料与可控的,甚至是程式化象征性的,其规模会缩小、烈度将递减、意涵会改变。

值得注意和需要思考的问题是:第一,尽管美方小受挫折,但从价值观出发,恐怕难改旧习,不会放弃居高临下,还会主动挑事和敲打,继续把干涉中国内政作为其优势的展现和得力的工具。中方也一定会理直气壮地反击美方拿人权主权霸道行为,更多地批判美方自身的人权、种族、社会痼疾,同时应对美方打台湾牌、插手香港事务、盯住新疆问题。

第二,中方邀请俄罗斯外长到桂林会晤王毅并发表联合声明,颇有形成与阿拉斯加较量强烈对照的意味,这在美俄关系因拜登称普京为「杀手」而招致俄方召回驻美大使的情况下,带有共同应对美方的色彩。事实上,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分量真够美方掂量的,试问美方敢不敢、愿不愿同时对付两大强手,从而把自己变成当年以一己之力与美中两强对阵,最后被拖垮的苏联?

第三,美外交布局的重点是结盟对抗或围困中方,但其盟友需要经济发展与战略平衡,不会完全听命于美方,中方也会具体区别对待,以收分化瓦解功效,且从已诞生的17国反制裁联盟来看,未来中方可能与友好国家结成非典型联盟,来有效抗衡美方拉起的民主自由价值联盟。

第四,在朝核问题、伊核问题、气候问题等棘手的国际难题上,美国都需要中国的协助或配合,双边关系搞僵的话,也就一筹莫展了。所以,中美矛盾不少、竞争激烈、时有对抗,但绝不会走到彻底破裂、覆水难收的地步。

(作者为上海东亚研究所副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