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时社论》监察院可以关门了
中时社论
疫情升温,监察院不敢触碰防疫疏失,却就同一案件二次弹劾「曲棍球案」的陈隆翔检察官,公信力再破下限。监察权本应是苦口的良药,现在的监察院却是民进党政权的吗啡,让病更入膏肓。
打击检察官 用尽全力
2014年的「曲棍球案」,陈隆翔检察官对于林沧敏的不起诉处分,导致段宜康成为「吞曲棍球」的笑柄,监察院为了段宜康的面子,由高涌诚等监委提案弹劾陈隆翔,被司法院职务法庭判决不受惩戒确定,这已经证明监察院挟怨报复。
没想到监察院竟然滥用公权力,对同一案件弹劾第二次,不仅违反「一事不再理」原则,也违背监察院伸张公理正义的法则,这已经无关结果,而纯粹是要用威权打击不合己意的检察官。中华民国的检察官们是会因此愤怒反抗,或者畏惧屈服,决定了台湾民主的下一步。
英系监察院整治异己时是大老虎,但遇到防疫疏失则变成小猫咪。去年三级警戒,传出监委「拟」约询中央疫情指挥中心指挥官陈时中,行政院长苏贞昌直斥「在这种时候反过来苛责陈时中、苛责防疫团队,相当不厚道、非常不公平」,吓得查案监委赶紧出面否认,并表示监察权是「事后权」,要等到疫情结束后,才会完整调查。真不知道御史大夫的风骨在哪里?
这位监委言下之意,疫情一天没有结束,就一天不敢进行调查,把监察权自我阉割到如此地步,像个唯唯诺诺的小奴仆。一个欠缺内部制衡的政权,小错必然会累积成大错,最后搞到天怒人怨。对比今天的防疫乱象,只能说是不幸言中。
防疫初期的顺遂造就了指挥官陈时中的光环,也养成其自满心态;陈时中觉得自己有条件「赌大一点」,既巩固防疫又扶植本土疫苗厂商,还能松绑边境,于是2020年推掉东洋代理3000万剂BNT疫苗,2021年又放宽「3+11」限制。
结果却是,陈时中赌输了,这两项错误的决定造就去年的疫情破口、三级警戒,843位确诊者死亡,全年总死亡人数增加1万576人。这个教训没有让陈时中痛定思痛,类似的侥幸心理还是反映在当前的快筛剂不足、医护过劳、病床不够等等情形;连外媒都看得很清楚,「台湾政府对于与病毒共存没有完善的计划与准备,反而是边做边改方针、且战且走的感觉」,并警告「台湾正面临垂直感染轨迹的可怕前景,今年夏季前恐引爆前所未见的死亡率。」
事实证明,防疫无法侥幸,在其他国家已准备要回复正常生活时,台湾才要重演他们两年前的剧情。为什么指挥中心已经看到Omicron升温的风险,却不知道要提前采购快筛剂与药物?因为没有监督的压力,立法院在野党人单势孤,难敌多数暴力,形同狗吠火车,监察院毫无作为尤其失职。
防疫藏猫腻 装没看见
而即便国难当前,一间资本额200万元,负责人有诈欺历史的高登生医却能够得到指挥中心16亿元的订单;立委质疑「为什么不透过总代理商」,陈时中振振有词回答:「难道只能给总代理商赚钱,台湾的厂商不能赚?」陈时中根本搞不清楚状况,多一手经销就会多一手的成本,指挥中心不直接找总代理,反而坚持要「给台厂多赚一手」,违背商场惯例。
更巧合的是,这些拥有快筛剂投标资格的厂商又与民进党有紧密的人脉连结,台湾罗氏的经销商代理人是民进党前立委蔡煌瑯的哥哥;高登生医实际金主的弟弟是民进党团总召柯建铭的顾问;这当然会让民众觉得瓜田李下,疫情都兵荒马乱了,陈时中还宁愿被多赚一手,也要让绿友友们赚钱,目的何在?
从疫苗采购到快筛剂招标猫腻重重,凡此种种质疑,没有一个中立的、受信任的单位肯主动调查,怎可能水落石出?但现在的台湾,从检察总长邢泰钊到监察院再到NCC,所有本应独立的机关一片绿油油,民众要如何相信政府、期待政治清明?
无庸置疑,监察院是绿的,但既然绿,就更应该当民进党政权的防腐剂,才真正符合全民的利益。光靠提名李鸿钧出任副院长,掩盖不了绿色的本质,更挽救不了监察院的公信力。监委们不能闭着眼睛,完全看不到人民的真实处境,看不到20岁孕妇母婴双亡,看不到2岁童等不到救护车过世,看不到6个月婴儿在急诊室1个多小时等不到医师。完全不能回应民众悲苦与怨气的监察院,反而助纣为虐,打击司法正义。这样的监察院此时不关门,更待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