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时社论》民共各自解套 促成良性对话
中国时报社论
准总统兼民进党主席赖清德在民进党中执会上表示,希望两岸之间可以理解、谅解,并尊重各自的立场,也要重视珍惜彼此的善意,呼吁由两岸执政党负责任的展开良性对话。民进党与共产党之间立场南辕北辙,但只要以人民福祉为念,双方寻求默契与互信,并非难事。
习近平诉诸民族情
「民共对话」并非遥不可及。早在民进党成立初期,多位绿营大老就以个人身分访陆。扁政府时期,两岸以复委托模式在澳门展开三通技术性协商。马政府时期,红绿政党关系破冰,智库交流、县市长登陆络绎不绝。蔡英文2016年就职时,正式提出两岸执政党良性对话,但卡在九二共识问题,最终分道扬镳。
在「马习二会」上,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亲自为九二共识解套,将核心内涵阐述为「两岸同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基本事实有共同的认知」,让民进党直接面对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的两岸之「源」,也给了赖清德为民进党两岸论述解套的契机。
习近平对九二共识内涵注入新解,是中共唯物辩证法惯用的「批判中继承」、「创新中发展」,将九二共识从一个特定历史阶段下的「政治概念」,与两岸共通的血缘、文化、历史相连结,将政治共识上升到民族共识、文化共识,回应了台湾社会长期对九二共识的疑惑。
1992年两岸协商时,台湾未完成民主化,因而有人主张:九二共识与台湾人民无关、与民进党无关,怎可称为共识?现在,习近平提出,只要不分裂国家、认同两岸同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符合九二共识核心意涵,此举让九二共识跳脱国共框架,似有意告诉民进党,不必再纠结在什么九二会谈、九二精神、九二谅解等名词,只要承认两岸同属中华民国、同属中华民族,重回和平发展就不是问题。
两岸乃至国共之间,都对九二共识的「各表」问题莫衷一是,陆方更在2019年主张,当年双方电文均提及「国家统一」也算共识的内容,又引人疑窦:两岸对九二共识的诠释早已「异大于同」,何来「求同存异」之说?习近平给出的答案是:两岸在政治上的共识,在双方共通、共享的中华文化中,都可以找到共同根源。
两岸血脉相连、无法分割,从台湾大大小小的宫庙、神明与家家户户的牌位、族谱中都能体现;台湾人浸润中华文化与习俗,崇尚家庭和谐、家族团圆,这又与陆方主张「和平统一」具有文化同源性。民进党从未否认台湾属于「华人社会」,所谓华人社会,不就是传承中华民族血统、受到中华文化熏陶的社会吗?
郑文灿提增修条文
25日新政府国安团队亮相的记者会上,候任海基会董事长郑文灿在回应媒体时,一字一句念出赖清德当选演说中的两岸部分,表示会根据《中华民国宪法》、《宪法增修条文》、《两岸人民关系条例》为基础,处理两岸事务。较蔡政府的两岸论述,此次郑文灿特意提及《宪法增修条文》,该前言具有国家统一前、一国两区的意涵,似在隔空回应陆方「不分裂国家」之说。
郑文灿的表态固然稳健正面,但归根究柢,赖清德520就职演讲才具有决定性。令人不安的讯号是,若以去年赖清德在《华尔街日报》投书中的「四大支柱」,也就是以「强化国防、经济安全、民主结盟、稳定两岸」作为演讲架构,说明新政府还是站在「西方阵营对抗威权中国」的立场,形同拒斥习近平的「中华民族共识」,在大陆眼中坐实「非我族类」,甚至未等北京出声,亿万大陆民众都要求严惩民进党,两岸对撞风险大增,奢谈民共对话?
赖清德过往台独色彩鲜明,但翻看过往言论,早就不知不觉表达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例如,赖清德当年批判「两岸一家亲」时,曾以「一人一家代,公妈随人祀」回应,他口中的「公妈」难道不就是源于大陆的先祖吗?兄弟再怎么分家、再怎样争斗,也对着同一个祖宗祭拜,恰是两岸关系的写照。
两岸政府履行好各自治权、把各自人民照顾好,共同尊重同属中华民族、共享中华文化的历史事实,鼓励民间交流合作,正是两岸最大共识,也应是民共对话的基础。拚经济、不拚军火,搏感情、不搏拳头是习近平发出的讯号,赖清德既然表态「让台湾成为悠然过日子的地方」,也是时候给民进党两岸论述解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