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时专栏:丁学文》中产家庭别惯养出「富二代」

我记得,中产家庭曾经是台湾经济奇迹的重要基础,可如今,台湾的中产家庭在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小确幸里,虽然也过着貌似富裕阶层生活,却更常陷入对政府不爽、社会不安、未来不明的烦恼中。

是的,在现在这个富人更富、穷人更穷的台湾社会中,中产家庭正无奈地一边被富裕阶层拽着往上提,另一边又被庞大的贫穷阶层往下拉扯。在这两股力量的撕扯下,中产家庭往往苦不堪言,又莫可奈何。

当然,很多中产家庭选择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的出人头地,总觉得下一代仍然可以翻转自己的命运,但如果中产家庭惯养出来的是另一类富二代,这个梦想只会越来越难实现。

最近因为回台湾设办公室,约了一个久未谋面、在大学教书朋友吃饭,想向他请教怎么在我已经有点陌生的台湾建设团队?他语带提醒地告诉我:以前大家总觉得中产家庭的孩子懂上进、能吃苦、有责任心,但现在你应该尽量避免中产家庭惯养出来的富二代。我听了有些丈二金刚摸不着头绪,以往富二代在人们印象中的好吃懒做、不求上进,顾名思义就是因为家里有钱、宠溺,孩子才会那么不懂事。但朋友告诉我随着台湾经济的发展,真正的富二代越来越重视孩子的从小教养,相反的,有些中产家庭的孩子却反而沾上了以前富二代的毛病。我一时想不明白,还记得小时候家境小康是个让我在介绍家境时引以为豪的说法,为什么在经济往上发展那么多年后,除了中产家庭的日益苦闷,现在连中产家庭的第二代都被贴上了如此不堪的标签

他说他有一个学生,单亲家庭爸爸在大陆工作,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爷爷奶奶也不富裕,但往往宁愿自己省吃俭用,也要把所有的钱花在他身上。他们认为家里再没钱,也不能让孩子觉得钱不够花。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小朋友习惯了伸手要钱,既缺乏感恩心,更习惯了今天花完明天的钱,更要命的是,完全没有责任感。我朋友看不下去,找他谈话,他表情游离,没头没脑地回了一句:我特别想我阿公长大成人对他来说竟成锥心的痛,因为惯着他的人再也帮不了他。这不是单一事件,却是充斥小确幸、新消费观的台湾新现实,野地长大的花朵不见得都是风吹不倒的玫瑰,但温室里长大的花朵肯定难以承受风吹雨打。

事实上,补偿心理正是台湾这代父母的一种自我安慰。以前的台湾,中产家庭是台湾的顶梁柱,正是他们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在教育孩子问题上能够保持清醒:我们家境一般,你要多扛责任,自立自强。如今,媒体网路创富神话冲击各阶层,越来越多没有创富能力的人,把责任推给运气不好、社会不公、阶层固化。因为不服气又看不到希望,只能倾尽所有,对孩子进行补偿:我不管你将来如何,至少小时候,别人有的你都要有,别人吃过的,爸妈勒紧裤带也要带你去吃。这就容易造成一个恶果:家境一般却爱攀比,不但不愿意小孩吃苦,还以让孩子吃苦为耻。

我在林口高尔夫球俱乐部见过一个14岁的男孩。他每天早晨6点起床,搭公车步行练球训练完毕,还得赶着去上课。他想去美国读书,担心语言跟不上,所以有空就拚命背英文单字。晚上,他还会回家帮父母做饭,因为家里规定每天晚餐全家一起下厨做饭。如果不是我认识他爸妈,我会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安在他头上。但他父亲其实是上市公司的总经理,我问他为什么舍得孩子这样吃苦。他回答说:这怎么叫吃苦?这都是生活的一部分。真正的富人哪有没吃过苦的,他们觉得让孩子吃苦才是最好的教育。当富人都已经改变,开始希望孩子能更适应社会,中产家庭如果走起了以往富人的弯路:只会爱面子地宠溺孩子,满口输人不输阵,结果就是富人家的穷二代越来越富,穷人家的富二代越来越穷。

这让我想起了《曾国藩家书》:「子侄除读书外,教之扫屋、抹桌凳收粪锄草,是极好之事,切不可以为有损架子而不为也。」我觉得给孩子再好的教育,倒不如从小让他知道真实台湾的不容易,只有认清父母现在的不容易,才不会惯养出中产家庭不堪承受的富二代。

(作者为创投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