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标章之乱 年节礼品急换包装 业者叹:搞死人
专门贩卖各类食材的第一名店副总经理王维君指出,年节前全面为店内肉类产品换上新来源标示,员工工作更为繁重。(图/马景平摄)
由于小英政府拒绝标示猪肉含莱克多巴胺,掀起进口猪肉和台湾猪肉的「标章之乱」。除了农委会和卫福部相继提出台湾猪标章和台湾猪贴纸,各县市也纷纷推出「专属认证」,形形色色的图案不仅让民众眼花撩乱,怨声四起,商家更在年节前夕,为了更改包装一事苦不堪言。
拥有七家食品自营店的「第一名店」管理研发主任苏昱妃表示,「为了拿到农委会的台湾猪标章,我们得备妥检验报告、屠宰证明及产销履历等,提供畜产会检查与稽核;不过,总公司拿到的标章不能给其他分店使用,每家分店都要自己独立提出,过程繁杂冗长,我们一边要管理产品,一边要处理文件申请,负担无以复加。」
「年关将至,包装标示也带来另一项困扰。」第一名店副总经理王维君摇头说,「我们最有名的产品是猪肉丸、猪肉酥与肉燥,这些都是猪肉加工产品,消费者都相当担心猪肉来源;新政策实施后,产品除了原有的『原产地』标示,还得加注『来源地』,等于在送礼的年节前得全面为产品『换装』,员工都忙到天昏地暗。」
农历春节即将到来,各式年货年菜商品都得因应台湾猪认证换上新来源标示,店家深怕会因此耽误出货。(图/马景平摄)
针对陆续传出标章不实的消息,台湾民众党立委蔡壁如表示,标章失去可信度,最大的伤害是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对厂商来说,已经演变成『人人自危』的局面,政府不做源头管理,却要好人证明自己是好人,显然没有做好配套措施。
针对台湾猪标章查核争议,农委会畜牧处副处长江文泉表示,仅先进行书面审查,现场稽查只针对高风险业者,而且「核发完都会去查」;至于针对高风险业者及元旦以来的稽查件数,他则说:「执行面要问畜产会,他们会比较清楚。」另外,本刊记者致电给畜产会,至截稿前未获回应。
更多 CTWANT 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