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传真-变革进行中 从社会责任到影响力慈善

台湾慈善家向来展现一种回馈社会的强烈责任心,且大多数都深信教育带来的力量。图为台积电慈善基金会董事长张淑芬带领学童初探人工智慧之门。图/本报资料照片

「做公益」已成了企业和高资产人士的显学。我们观察到近年人们对永续和社会责任议题的关注创造了更多能够发挥影响力的途径,随着企业家们尝试寻找新的方法来回馈社会,慈善事业的面貌也产生了明显的变化,亚洲慈善家们可说是这波改变浪潮的推动者。

根据国际不动产顾问公司莱坊(Knight Frank)的调查显示,亚洲的亿万富豪比全球其他地区都还要多,占全球亿万富豪总数的36%。在亚洲国家,大部分企业家与业主在制定决策时,都会致力于确保其慈善事业能带来具有意义的影响力。由于亚洲家庭在社会回馈方面往往展现大方的态度,促成现今的企业和慈善事业存在高度的相互合作关系。

■台湾慈善家行善新高度 教育摆第一

台湾慈善家向来展现一种回馈社会的强烈责任心,且大多数都深信教育带来的力量。例如广达电脑创办人林百里就成立了广达文教基金会来推动教育方案、奖学金及研究相关活动,以加强台湾的学术表现。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也认同教育的重要性,希望台湾的STEM教育(即科学、技术、工程、数学领域)能够更完备。

我们认为,成功的企业家将独有的商业头脑带到慈善事业,能够弹性介入相关工作,并保持慈善事业的灵活性。

另外,颁发支持研究和永续发展的奖项也是慈善家常采取的多元方式之一,像是润泰集团总裁尹衍梁成立了有「华人诺贝尔奖」之称的唐奖,来表扬人才在永续发展、生技医药、汉学和法学方面的卓越成就。

台湾在高科技产业取得的巨大成功,也是台湾慈善事业蓬勃发展的一个例证。大多数的科技企业家会透过自己的产业知识来驱动创新慈善方案,像是宏碁集团创办人施振荣便将自己的企业家精神用于培育年轻新秀,反映了台湾对教育和科技的重视。这显示了台湾的慈善家与企业家们都致力于透过创新和有影响力的捐赠来改善人们的生活。

■五面向健检 慈善事业能否永续

台湾慈善家行善不遗余力,但真正要达到长期成效还是得采取组织化管理。规划具有组织性及策略性的慈善事业往往会对个人和企业捐赠者带来许多益处。倘若慈善家们采用适切的行善方法并能够规划全面评估效益的理想组织架构,就可将捐赠者的正面影响力极大化。我们认为完整的慈善事业体系应具备五大指标:

1、问责制度:在参与慈善事业的过程中,组织具备问责制度是首要关键。具有书面证据支持的慈善行动提升了捐赠流程的透明度,同时组织可向捐赠者证明捐款将按计划使用,并将管理不当或诈欺的风险降至最低。

2、效率:简化的流程和适当的管理能降低组织营运成本和行政开销,使大部分的资金可直接用于目标受益人。

3、永续发展:有架构的捐赠方案能支持组织永续发展。透过制定明确的捐赠规章和程序,慈善家才能够确保在他们的捐助行为之后,善款依然能持续发挥影响力。

4、可衡量的成果:审慎评估慈善工作的成果并揭示对于受赠者明确的深远影响,将使捐赠者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5、公信力和声誉:有架构的行善方法能展现组织对于受赠者做出实质改变的承诺,并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个人或组织加入,为慈善行动注入活水。

■兼顾企业营运和慈善规画 家族办公室蔚为风潮

在亚洲,许多家族持续采家族办公室模式来同时管理企业营运和慈善活动,这种模式在新加坡和台湾都广为讨论。对高资产人士来说,如何在财富转移同时,使其慈善事业获得延续且受到妥善管理,都已成为传承计划的重点课题之一。

我们认为,透过家族办公室、捐赠者所主导的基金或是信托等管理架构来安排家族与企业的遗产或资产,都是建立永续慈善的理想方式。慈善事业也通常被视为是企业接班人的培训基地,特别是对于企业新任CEO,这提供了一个利用影响力开展工作的好机会。

另一方面,受过良好教育、拥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新生代经理人则倾向在慈善事业上采取更加有条理的行事风格,这可能也会促使他们对财富管理顾问们有更高的期待。总结来看,与顾问团和其他慈善家们进行策略性合作,能够有效推进慈善活动,并使慈善事业产生更强大且长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