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传真-想领先还是怕落后? 生成式AI时代之人脑开发

当企业在训练AI的时候,也要一并训练人脑,让人脑升级到不同的版本,日后才能够和AI匹配,发挥人脑加AI的融合综效。图/摘自Pixabay

由美国OpenAI掀起的ChatGPT聊天机器人热潮,至今已满一年,不管是震惊或嘲讽,全世界目光都离不了它。媒体报导总是聚焦人工智慧(AI),股市话题也离不开AI晶片大厂辉达(NVIDIA)和OpenAI的大股东微软。大家抢买高阶GPU,却拿不到货。学界的演讲主题,也一直围绕在如何应用大语言模型于学术研究上。

工商业动作更快,每家大企业都想利用ChatGPT来加速研发。然而当三星爆发使用ChatGPT产生商业机密外泄事件后,企业便开始把大师请到公司里,帮大家解答公司领域内的问题。从客服、教育训练、产品设计到程式开发,每个步骤ChatGPT都可以提供相当的助力。

虽然都是大语言模型,然而不同版本与成熟度的产品,实用性上却是有着天壤之别。早期的免费3.5版本,跟它聊起天来,看着它胡言乱语,让大家很开心,却不敢应用到实务专业上。于是微软很快推出4.0的专业版本,虽要付费,却让大家一用就上瘾。因为它真的能够帮你解决问题,从此就再也离不开,就算要持续付钱也甘心。Google也推出Bard,强调资料出处言必有据,但也警告不一定正确,要谨慎使用。

■尽信AI,恐将影响判断力

以前大家研究一个不懂的问题时,首先要Google,然后找出几十个相关的出处。一一点入后,找出其中的重点,之后再发挥作文的功力,将它浓缩成一篇短文。如今你只要将问题丢给聊天机器人,它直接会将答案短文回给你,而且文字优雅。你还可以给它几个输出的范例,之后它的回答就会跟你给的范例格式差不多。同时你也可以将一大堆资料在问题中一并喂给聊天机器人,让它在这范围中寻找答案。这比起以前搜索引擎只能输入几十个关键字,真是好用太多了。然而现在的学问就又转移到你要如何一步一步地引导机器人,才能做出你想要的完美答案。不同的问法,答案有天壤之别。所以这又造就了另一个新的专业职缺:提示工程师。

传统产业分析师靠的是对产业的了解,如今机器人已经将全世界的资料与观点汇整出来。以后老板可能就不太需要有很多分析师帮他做事,除非你能有别人不曾提出的看法。现在学生最高兴了,写报告时不再需要将资料一篇一篇的看,打几个字马上就有答案,所以什么也没学到。老师开始伤脑筋,不知道这些捉刀出来的作业要如何给分数。

然而一旦人们长期依赖AI后,将停止学习,自己的知识与判断力将快速下降。当需要快速决策时,将无法与平常依赖自己能力学习的人匹敌。就好比学英文,如果觉得有Google翻译就好,事事都靠AI,那日后将不会说,不会写,不会读英文,自此无法用英文和别人直接沟通。

快速拥抱生成式AI的人,马上发现他的生产力大幅领先同侪,这是立足点的改变。然而当每一个人都使用后,这种领先优势就不再存在,显现出来的反而将是没用AI人的落后。企业如果只是推广使用AI,最好的成就,就只是赶上和别人齐头平等,不落后而已。必须想办法让员工持续运用自己的头脑做事。AI只能当前端资料处理的工具,才能得到更高层次的研发成果与决策想法。虽然现在生成式AI还在背书的文字接龙阶段,只能反应汇整所研读到的内容成果,还没有办法做到真正的理解与思考。然而随着科技不断的发展,假以时日,AI将拥有与人一样的理解与思考能力。

■训练AI,更要锻炼人脑

企业从现在就要开始思考,到那个时候人类将要做什么,才能够发挥价值。所以当企业在训练AI的时候,也要一并训练人脑,让人脑升级到不同的版本。日后才能够和AI匹配,发挥人脑加AI的融合综效。一开始,自然是要让人们学会如何向AI问问题,得到你希望的答案。再下来,就必须拿微调训练AI的语料来训练自己,学会AI给你的答案,以当作日后判断依据。之后更要综合不同的答案,自己做出判断,并解释原因。让自己在没有AI的时候,也能独立地做出相同的判断。

进入了生成式AI时代后,人脑开发便成了未来主要问题。怕落后,就开始使用生成式AI。想领先,还是积极地训练自己的大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