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传真-疫情蔓延下的投资之道

omicron威胁提醒着我们,在行情起起伏伏中,投资者要避免陷入恐慌情绪,因为这可能导致「追涨杀跌」不利情况。图/本报资料照片

新变异毒株omicron的出现打乱了许多人期待已久的假期规划。对omicron的担心在于,其传染性和免疫逃脱能力可能比以往毒株更强。我们正在获得越来越多的数据,以进一步评估卫生系统、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所面临的风险。

从战术上来看,基于目前的信息,市场波动性可能继续居高不下,但投资者不必因此感到恐慌。有几大关键因素,反映了omicron出现后的情形,与2020年新冠疫情最初爆发时不同:

首先,全球超过一半的人口已接种至少一剂疫苗,应能对omicron提供一定的保护,尤其是预防重症方面。即便omicron的免疫逃脱能力很强,但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制造商已表示,能够针对新毒株来改良现有疫苗, 并在2022年第一季底前开始向全球供应。

其次,口服抗病毒药物有望在今年年底前后上市,为对抗疫情再添利器。此类药物透过干扰病毒在患者体内复制来发挥作用,而不是瞄准棘蛋白。这应有助于降低住院率和死亡率,并减轻政府实施封锁和限制措施的压力。

第三,金融市场对新冠疫情的冲击已不再那么敏感,持续时间也相对较短。接种率上升、疫苗广泛可得且加护病房扩容,意味着政府无需实施封锁来予以应对。此外,消费者、企业和决策者显示出他们能够适应新常态,并找到与病毒共存的方式。

omicron可能影响几何?

我们对omicron可能的影响做了一系列情景分析,从最好到最坏都有。不过,就目前所知,我们预计omicron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与delta毒株类似。这种情景的支持因素可能来自于以下任一情况:疫苗对新变异毒株仍能提供足够的保护,omicron引发的症状并不比现有毒株更严重,或者是政府透过疫苗加强针接种和戴口罩等方式来管 理风险,而不是实施封锁。

如果这种情景实现,我们预计市场焦点将逐渐转回到企业获利和经济成长前景看好,驱动股市重拾涨势。最近几天受到冲击的部份股票市场和类股(包括欧元区、日本、能源股和金融股)将表现出色。

上述预期最大的风险来自于omicron的毒性。市场的确面临两种下行情景:第一,omicron出现免疫逃脱,导致新一轮封锁。第二,各国央行收紧货币政策的速度比预期更快、更早,特别是如果防范omicron传播的措施加剧,供应链中断,将会使通膨持续的时间更长。

尽管我们还在密切监测上述第一种下行情景是否会发生,但我们认为更有可能的是,疫苗仍能提供一定程度的保护。同时,疫苗制造商有能力更新疫苗并迅速增加供应。至于第二种情景,美联准会主席鲍尔近期评论虽然偏向鹰派,但美联准会仍然致力于在实现最大和包容性就业方面取得进一步进展,并会继续审慎决策避免过度收紧货币政策。

投资者应该怎么做?

omicron威胁提醒着我们,在后疫情时代保持投资组合充分多元化至关重要,包括适度配置防御性板块以及在投资组合中纳入另类投资,例如避险基金,这些资产类别能在市场避风险情绪高涨时表现相对出色。

在行情起起伏伏中我们学到的是,投资者要避免陷入恐慌情绪,因为这可能会导致「追涨杀跌」的不利情况。

保持长期视野是安度这种不确定环境的不二心法。尽管短期或有波动,但中国科技行业中的龙头企业中长期盈余成长依然稳健。其他具吸引力的领域还包括:与向净零排放转型相关的企业,以及人工智慧、大数据和网路安全等基础技术领域的公司。

另外,医疗保健是兼具防御性和成长机会的独特行业,其估值也具吸引力。目前对MSCI世界指数的盈余估值溢价远低于长期平均水准,深具追赶潜力。

这场全球大流行疫情是对耐心和韧性的考验。新的一年仍然会面临挑战,但也潜藏机遇。保持冷静和专注,为最好和最坏的情景做好准备,将是最佳的防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