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传真-探讨疫情下需要的价值观与做法

2016年的美国总统大选,原先不被看好的川普在较多中下阶层的支持下当选了;同一年稍早的英国脱欧公投也出人意外的获得通过。这几年,之前无往不利的全球化潮流菁英统治制度似乎踢到铁板,许多人怀疑这样的政治社会经济发展方向是否正确,传统追求成功的个人主义是否造成了社会更大的贫富差距和阶级隔阂,因而导致众多未能享受全球化利益,或未受高等教育而丧失工作尊严的中下阶层的反弹?

美国哈佛大学知名教授迈可·桑德尔(Michael Sandel),在他的新书《The Tyranny of Merit》中,详细分析了目前美国社会让成功只取决于个人才干文凭和努力的菁英制度的缺失、批判了目前高等教育入学筛选方式权贵偏袒、并且指出现况下对工作市场价值与衡量贡献观念与体制之偏差,强烈主张为了扭转已经走偏的才德至上之成功观念、强调一切操之在我的无情社会制度、充满怨愤和无奈感的民粹主义、和轻视下层社会尊严的阶级矛盾,我们就必须从个人心怀谦卑、培养同理心和命运共同体的休戚与共心态做起,并且要强化道德与公民教育,改革大学筛选制度,化解目前全球化趋势下赢者全拿、以及充满菁英傲慢的文凭主义成功思想的极端,鼓励民众的公共参与和对话,设计更合理的社会经济政策来促进自由平等,让更多人同蒙经济发展之利,建立更少民怨和更多包容的共善社会。

国内类似问题的严重性似乎也不遑多让。许多人为了成功不择手段、甚至铤而走险;学生与家长对成绩斤斤计较、进明星高中和大学要挤破头,文凭文义和大学多元入学似乎成了人生成败的分水岭;有些因全球化或环境变异而获利的社群、政治菁英狂傲自大,不在乎弱势阶层或民意的需要;社会贫富悬殊、财富不均更加恶化;统独民粹主张泾渭分明、水火不容;环保和经济发展等公共议题见解歧异、对立冲突不断;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下,更让许多工作方式改头换面、工作价值重新定位、不同行业的企业营运绩效和股价剧烈波动,似乎造成更严重的财富不均、贫富悬殊、个人生存与企业经营危机。很显然,国内也必须重新思考成功的意义和平等价值观,鼓励政府、企业和个人调整心态和做法来消除菁英的傲慢、贫民劳工挫折与怨恨,想办法促成更加自由平等、人们相互包容尊重的公平社会。

我们可以怎么做呢?综合桑德尔教授、专家和笔者的看法,我们可以试着:校正赢与输的功利主义思想,正视公平正义原则:传统才德至上的功利主义认为成功都是自己的功劳,财富地位都是自己应得的,忽略了环境与社会群体的贡献,也对失败者缺乏同情心。学校教育、宗教与政令宣导致力于扭转偏差的成功观念,让民众与企业更重视社会责任,设法消除争得你死我活的恶性竞争氛围。期望大众都保有谦卑的心态,愿意分享生产成果来回馈社会,使整体社会更和谐进步。

政府继续致力于缩减城乡差距,帮助偏乡孩子享有同样的受教育机会,可以和城市的富裕家庭站在同样的起跑点,尽力提高弱势家庭孩子的出头机会。另外政府要持续改进高中和大学的入学筛选制度,让贫穷家庭的子弟也能拥有相同机会来接受优质的学术或职业教育。

疫情肆虐下,教育、工作和财富的不平等愈发严重。许多弱势民众和企业更需要政府协助。除了扭转个人不合宜的成功观,培养整体社会命运共同体的共享心态,建议政府应更积极改善高等教育的筛选制度、提供全民更平等的教育机会,需要正视并努力实现分配正义,疫情期间建立更完整的社会福利安全网和足够的企业纾困措施,让众多亟需关怀协助、深受疫情拖累的受害群体都能获得及时必要的救援,并且能迅速培养自立自强的生存能力,共同实现全民共享、富而好礼的疫后大同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