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写疫情 一路惶恐
作家张翎透过灾难、战争,描写受创后的人性与生命力。(本报资料照片)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为全世界带来巨大变化,有作家就以纪实笔法,纪录面临疫病的哀伤、恐惧与焦虑。旅居加拿大的作家张翎,在1月23日武汉封城时,正好回浙江温州过节,温州是疫情之初在湖北以外最严重的城市,她因此被困城内。面对突然来袭的疫情,她写到,「无论平常如何自诩走南闯北见过世面,一场瘟疫可以瞬间将我推入惶恐无助、狼狈不堪的境地之中。」
张翎自1986年旅居北美,长年在加拿大生活。她曾在温州经历过文革的逃难、听闻过她后来写成小说《余震》的唐山大地震,也在多伦多经历过SARS疫情,但「在太平年月中生活久了,灾祸的记忆已经淡忘」,一开始听闻武汉爆发不明肺炎时,还未感觉到严重性,「如同一个压抑的梦境,有点可怕,但醒来就一切如常。」
然而回到温州过年后,情况急转直下,温州也随之封城。张翎表示,每天气氛都在变化,特殊时期的节奏,没有太平时期的逍遥和从容,也只能踉踉跄跄跟上。三周后她终于可以离开温州,回到多伦多,隔离完两周,又碰上疫情在北美大爆发。一路惶恐,她每天睡前告诉自己,最坏的已经发生过了,不可能再坏,「可是第二天醒来,才发现只有更坏,而没有最坏。最坏依旧还在行走途中。」
张翎作品以小说为主,原本计划把疫情的观察写成小说,但最终决定以散文纪实,是受到朋友的影响,「朋友说,等到将来,你终于把一切都想清楚了,也许,你此时饱满的情绪已经消失。」
曾写出全球畅销500万册小说《质数的孤独》的义大利作家保罗.裘唐诺,则在《传染病时代的人们》一书中写到,这些原本难以想像的事闯入我们的生活,快速席卷,总以为「这种事情不会发生在这里,不会发生在我们身上。但其实不然。」
义大利也是疫情散播初期受到严重冲击的国家。裘唐诺表示,许多无可想像的事情,如新冠肺炎一般闯入生活,例如丢个垃圾竟然需要通行证,还有人孤伶伶过世,至亲不能陪伴在侧,「每天下午,我就等待民防保护局的简报。现在我只注意这件事,虽然世上还有其他新闻,而且每一则都很重要,新闻也会播出,但我都不在乎。」
裘唐诺决定写下这段时间的所思所感。他认为,苦难赋予人们新的意义,但人总是快速忘记教训,伤痛一旦开始复原,觉知的心情就不复存在,「所以我要列出我不想忘记的每件事情。这张名单每天都越来越长,我觉得每个人都该自己拟一份,就能拿出来互相比对,看看是否有共通点,讨论是否可以协力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