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专属木匙盘!大人的抒压时光

文/郭恒成

来到木宇设计,有森林小屋的错觉桌面堆满学员手工凿出的樟木屑,空气弥漫浓浓木香,和窗外车水马龙台北街头相比增添几分惬意,老师简正宇正帮学员打磨:「今天课程主题是餐盘,一开始要连挖四小时将木板雕出雏形,通过这最苦的阶段,经过机器研磨就大功告成,有些人本想做礼物给朋友,但琢磨出成品反而舍不得送人。」

▲拿自制木匙木盘招待朋友,器皿逗趣外还能一展造型创意。(图/石吉弘摄影)

食器百货商场随处可见,为什么有人甘愿花整个周末下午坐在教室熬出作品?答案或许并非食器本身,而是木作带来的附加价值。一位妈妈学员分享成就感:「我爱泡茶,就想刻小茶盘来垫杯子,虽然做了一下午手腕很酸,但专注在盘子上时间过好快,比以前学校照本宣科工艺课有趣太多,下次邀朋友泡茶可以炫耀!」简正宇观察木食器学员女性占七成,比男生有耐心雕小物件,食器制作不太动用机具,以使用雕刻刀居多,一群人围小桌旁边聊边动手有休闲社交的成分,企业如雅虎台湾曾来此举办团康,也遇过六十几岁长辈相约上课,「喜欢手作的人不排斥新事物,个性开朗,他们身上都有这些特质。」

木字设计的木汤匙课程。(图/翻摄自MUYU 木宇设计粉丝专页

港澳旅客也来体验

台湾的木食器手作也红到港澳,不少背包客会挑行程空档预约课程。在台中后里推广木作的木匠兄妹,在台北松山文创园区设置体验教室,创办人周信宏说学员里常见港澳人士,雕木汤匙或木筷一个下午便能达阵,还能带走纪念品。由于港澳地狭租金贵,罕有木工教室,台湾木作课经口耳相传已是深度旅游的必访重点。

▲木匠兄妹木工房的木作课程。(图/翻摄自木匠兄妹木工房粉丝专页)

虽然食器制作相对简单,但步骤却不容放水,同样从一块原木开始动手,三位澳门来的游客对木作零经验,老师引导他们轮流熟悉线锯机,每完成一个阶段学员便闲聊自拍,少了木工正襟危坐的严肃感,这类优闲课程更提供退休族群打发时间,周信宏分享热中的熟客:「有位五十几岁的退休妈妈家住附近,报名全部课程,竟连续上了三个半月,做完十几种食器跟摆饰!也常有年轻人这周做完,下周带父母回来上课。我们木材来源是自己搜集的台湾桧木老料耐潮虫蛀,对食安有疑虑的人也较放心。」

手作的体验经济反映在营收上表现不俗,周信宏说虽然今年全台零售业表现不好,自家商品销售往下掉,手作课却逆势成长三成:「景气动荡的『闷经济』让人们寻求疗愈,写字、种园艺跟木作都是纾压方式。」木食器的温润质感加上制作过程的闲聊放松,已成为都市人寻求小确幸的管道。

【原木食器工房推荐】

木质线(新北市板桥大观路二段28号(台艺大文创园区)0975-218-702woodline07.blogspot.tw

木语漆(新北市)石碇区碇坪路一段11号02-2663-3620脸书:wey.work

不差店(台北市松山区南京东路五段291巷47弄20号0932-099-770脸书:notbadshop

木宇设计(台北市)大同区昌吉街110巷3号0919-303-159 muyudesign.blogspot.tw

木匠兄妹(台北市)信义烟厂路88号2楼02-6636-5888 #1631www.carpenter.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