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0年前月饼出土 外皮纹路超清晰 内馅却仍是谜

1972年新疆出土一块古早饼,新疆博物馆馆长于志勇介绍是月饼,不过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则表示是胡饼。(图翻摄自/bilibili)

不少人在中秋连假时,应该吃进不少月饼,不过你有看过1400年前的月饼吗?一颗来自唐朝的月饼,近日在网路上爆红,此为制作于约1400年前的「宝相花月饼」,1972年在新疆的古墓出土,拥有历史价值,不过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则认为,这应该不算是月饼,而是胡饼。

综合陆媒报导,1972年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古墓群的230号墓,出土了一块古早饼,饼皮印有传统装饰纹样「宝相花纹」,由花瓣、花苞和叶组成,因此取命为「宝相花月饼」,历史可追溯至大唐帝国(西元612-907),大小约7.5公分左右。

考古学家利用仪器检测后得知,饼外皮用小麦粉为原料,并以模压成型,烘烤制成,而饼皮上的宝相花纹,也显现出唐朝高超的面点制作技艺,不过以现今的技术,无法检测出饼内馅料的成分,因此至今仍无法得知饼里到底包什么馅。

新疆博物馆馆长于志勇介绍,目前虽然无法得知内馅成分,但以出土于新疆,推测里面可能包着枣类、核桃、葡萄,还有其它果仁,「一定是一件美味的珍品」,而这一颗饼不仅实证唐朝拥有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而且也显示中秋节日文化,在西域地区的普及。

不过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于赓哲则对此表示,这应该算是胡饼,属于烤制的面饼,里面有内陷,外观看起来的确像月饼,但唐代没有月饼一词,更没有农历8月15日吃月饼的习俗,「唐代已经有月饼的说法,是子虚乌有的」,虽然宋朝苏东坡在《留别廉守》写下「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出现疑似月饼的描述,但文章中仍未提到中秋一词,直到明代《西湖游览志余》才有中秋月饼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