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th ATCC与会嘉宾/OB大学长视网膜专访

图、文/ATCC主办单位 提供

视网膜本名子见,为网路节目眼球中央电视台主播,日前也成为华视午间新闻主播。

▲本名陈子见,为网路节目「眼球中央电视台」主播,日前也成为华视午间新闻主播。 (图/ATCC主办单位 提供)【 走一条不同的路 】

游刃有余「各位好,欢迎您走进本集的新闻直播间,我是主播视网膜…」绿幕前子见正与拍摄团队仔细地核对讲稿、修正语气和台词。时间是正适合偷闲小憩的假日上午,然而子见看来却相当有精神,身上招牌西装穿得笔挺,确认细节的表情专注而认真。「刚刚从电视台开完会,所以晚了一点,真不好意思。」客气的致意背后,反映的是行程满档的忙碌:才不过是早上十点,甚至不是平常日的时间,然而,这却已经是子见当天的第二个行程了。「电视台」,指的自然是近日来引起热烈讨论的「华视新节目」的合作计划。在那里,子见将以「主播 — 陈子见」,而非「视网膜」的身分,开始另一个新的挑战距离上一次与ATCC的专访已时隔一年,无论是子见自己、「视网膜」,以及「眼球中央电视台」,都有了更多不一样的经历与挑战。借着今年开幕特别邀请到三位ATCC OB学长的难得机会,我们也透过这次专访,再度和子见聊聊他独特而精采的职涯路,聊聊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由子见另一个身份 一 视网膜,所担任主播的眼球中央电视台,独特的嘲讽风格,深获年轻世代喜爱。 (图/ATCC主办单位 提供)大学教我的事再次回忆起大学时期,子见开玩笑地说:「我的大学生活,应该不算是什么正面示范吧!」对新闻从很早就抱有热情,但在升大学时,子见却阴错阳差地来到了中文系。进入了师范体系,风气和他的想像完全不同,班上多数的同学们,似乎都以「成为老师」为未来的志向。「我第一堂课的自我介绍就跟大家说:『大家好,我是陈子见,我没有要跟你们一样当老师。』后来怕开学第一天就被别人讨厌,只好赶快强调我的意思是没有要跟同学竞争师培生名额,希望大家不用把我当对手。」子见笑说。然而在玩笑话的背后,他认真地意识到了环境同侪们的影响,也开始觉得有点格格不入。「我跟身边的很多朋友聊过,他们都已经考到师资培育的资格,也开始去修一些教育学程、教育心理学之类的课程。但是当我问他们:是真的想当老师才进师范大学吗?他们却说,其实也只是刚好考上;如果没念师范大学,是不是就会去做别的事情?他们常常才突然反应过来:欸?好像是这样。然后我就突然对这个制度有点害怕。它对我们的影响那么大,甚至我的一些同学们,可能到现在都还在试着挤进那名额太少的窄门;可是在那背后,我们真的是想要当老师吗?我觉得真的有心又能如愿的比例少之又少,有许多人也许只是为念而念,好像在浪费时间,我觉得真的很可惜。」于是,在认真思索自己对「未来」的想像后。子见和几个他口中「比较叛逆」的同学、学长姊们,开始自行寻找方向。所谓「叛逆」,并不代表着使坏,只是属于自己的、不那么正经八百的探索过程:在学校里发行报纸、做网路节目、直接进入校长室请校长受访…这些和其他人大不相同的学生,是校方眼中的叛逆份子;然而事实上,他们不仅共同分享外界资源,就连跷课,都不是为了玩乐的目的,而是去寻找哪里有值得学习、体验的事情。不过,学校外的世界,也不总是色彩斑斓。「那时候我一直觉得从事新闻工作的人胆识要够大、够不怕得罪人,所以身上有很多『刺』,不只是针对学校,就连业界、体制内的一些现象,我都会觉得很浪费时间、觉得对自己的人生经验没有什么帮助,所以就很没有耐性。」也因为这样,升大四的时候开始,子见和几个朋友,开始了「眼球中央电视台」的东西,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看起来正式的摄影棚,其实是在绿幕前拍摄。 (图/ATCC主办单位 提供)

找自己的路谈起大学时期的自我探索,子见有相当多的感触:「来来去去虽然都是在新闻的领域里,可是路线其实是曾经一直弯来弯去的。比如我很少提起,但是我甚至曾经准备去考高考的新闻行政,因为在学校那样的大环境底下,其实很容易受到影响;再加上自己在摸索的过程中,对于新闻环境有更实际的体会,难免也会有些担心,觉得自己是不是应该找一份稳定一点的工作。但最后还是觉得这不是自己真心想要的,加上开始规划『眼球』,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在不断摸索的路上,子见认为这些经验带给自己最重要的,同时也是至今影响自己最深刻的,是「实务能力」以及「人脉建立」。「第一份实习是广播电台,我还记得那份工作的薪水,基本上就是用时薪计算的最低工资;但是相对地,我觉得我在里面学到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因为广播电台的新闻比较严谨,它只有三到五分钟的时间,必须挑选出攸关全国民众或地方的大事,所以我也开始了解什么叫做「要闻」、怎么样的东西可以放头条…而且在电台,编辑和播报是同一个人要完成,必须自己去判断:这节新闻最重要的是什么?第二则、第三要放什么?我觉得它对我最大的训练,就是对于新闻的『敏锐度』。」也是从那时候,子见开始养成「无论当天有工作与否,都要把新闻全部看过」的习惯。「只有这样,在上场的时候如果发生什么重大事件,你才能够讲得出东西,或是整件事的来龙去脉。」而除了专业素养,能力当然也包括了「临场反应」。「我在电台工作的时候,最严重的一次失误,是在片头进来的时候把『开mic』跟『结束播报』的按钮搞混,所以那节新闻在对时、播新闻片头之后,就直接结束、进广告了。而这影响的不只是我自己,因为媒体很注重『零出错』的记录,一旦出错就会发现直播间外『连续n天』的纪录被我洗成『0』,然后可能就会被大家讨厌。」播报出错、吃螺丝、咬字被嫌太刻意…子见形容那时候的自己,是在客诉长官的关切,和自己的跌跌撞撞当中学习。随着无数次的调整、修正,表现和风格才开始渐趋稳定,客诉记录的红字越来越少;而长官的肯定也越来越多。「就是在那个时候经过了非常彻底的训练过程,真正建立了我自己『在这个行业要继续走下去』的信心。」子见说,实习对他产生的影响,不仅比学校更巨大,而且更加真实而深刻。而除了培养好自己的专业,子见在大学时期另一个重要的追求,就是培养「自己的人脉」。「这真的很重要」,在访谈过程中,他不时强调,「从事新闻媒体产业,『人』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它代表了『观众』与『机会』:如果不多去认识不同领域、不同观点的人,那么老实说你的眼界就很难打开;而且,你永远不会知道,今天认识的人,能够在哪天推你一把。」因此除了在校外学习专业领域,子见更勇于跨出舒适圈,透过各式各样的活动,结识了许多不同领域的好友与伙伴。参与ATCC的赛事,也是这样「预期之外,意料之内」的例子。「当初是活动认识的伙伴问我要不要参加的,」子见回忆:「因为科系领域不同,我其实根本没听过,但是听到『商业竞赛』我第一个想法就是:我要参加!」除了「跳脱同温层」的念头,他还有另外的期待。「学新闻传播的人常常会觉得要跟商业保持距离,要『编业分离』,对这两个字的感觉基本上是有一点负面的。所以我就觉得如果是这样,那在毕业之后可能就更没有机会接触了,刚好有这样的机会,就跟着队友去冲冲看,看能够看到什么东西。」而随着一次次的晋级,子见不仅认识了比想像中多很多的厉害同侪们,更结识了一些职场的优秀前辈。▲子见与当年荣获 ATCC 全国季军的 BIGLA 团队伙伴合影留念,如今战友们虽各奔东西,仍保有联络。 (图/ATCC主办单位 提供)「业界的人跟学生看的东西,真的是完全不一样,在交流的过程中会发现『为什么这个人有足够的能力或特质,可以在这个位子上』,也会去反思自己不足的地方。」关于理想与务实的拉扯、拿捏;目标族群的观察与切入…子见都在这段时间里、这些人身上,得到许多珍贵的体会。而大学时期建立的人际关系,纵使并没有选择进入公司,而是毅然投身创业但子见并未就此断了联络。就在去年底,那个「推一把」的机会,真的来到他的面前。

陈子见与视网膜在实习的机会下,子见因缘际会地认识了华视新闻部的现任经理庄丰嘉。而去年12月,一个机会找上了他。「他说他看不惯现在的电视新闻,就跑来找我说,他想要做一个很不一样的实验,『反正现在百家争鸣,做点不一样的尝试应该也还好。』」原本对于传统的媒体业失望而走上创业路,但子见的内心,其实仍然充满期待。「我会答应很大的原因,是因为他愿意给『98%』的空间,连标题、跑马灯、天气这类传统上很制式的事情,我都可以自己决定;在内容上他们也愿意给我空间去发挥,不会像现在这种念稿的形式,我甚至不打算用读稿机。」但是创新背后,难道没有收视率考量吗?子见说:「我有问过他们不担心收视率吗?但是他们想要的,其实是网路上的讨论,考量的是品牌在年轻世代间的心占率。」这样的回答,也让子见有了信心,这才接下这份既难得、也充满挑战的任务。既然以本名接下主播工作,是否代表视网膜的任务就此结束呢?子见说:「其实视网膜一直都是一个『角色』,在播『眼球』的时候,会把自己的思考换成另一套逻辑,定位也是属于比较讽刺、挖苦的角色,但是和现在做的工作虽然性质、功能不太相同,但目的其实都是希望吸引大家去关注一些议题,我觉得我自己、视网膜和眼球中央电视台,都是互相关连而互补的,少了哪一个可能都不够完整。」对于未来,子见期许自己成为一个兼具专业与关怀的媒体人。「当然会希望可以把台湾的电视新闻一些很诡异的文化,做出一些改变。我不敢确定说有没有可能,也没有想要引领潮流之类的,但就是希望做对得起自己的事情;现在很幸运的自己能有一些影响力,也就希望能够有好的发挥。」而关于大学生活,子见认为自己学到很多,但不见得在学校里、外,或哪个特定的地方。「我现在如果很认真地回想大学的时候,如果各个条件都没有办法改变,包括像是课程的设计、环境,或是老师教的东西都没有什么不一样的话,也许我还是会选择继续跷课,到我自己能够学习的地方。」子见笑说。但他也强调,并不想让自己成为一个范例,「好像鼓励大家跷课一样」,而是期许大家都能够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方向。「我觉得大学有一个优势是,你的经济压力还没有这么大,有各式各样的尝试机会,即使是试误 (Trial and Error ) 也没有关系。努力去尝试,看看哪一条路是可行、或是比较适合自己的;然后从中去摸索出自己真正可以努力的目标。」3月5日,「陈子见主播」的午间新闻正式在华视新闻频道登场。清新有创意的风格,在社群间获得了相当多正面的评价,也为老三台重新出发,起了一个好的开头。经过这几年,绕了一些圈子、做了许多尝试,子见始终在努力的路上。而改变也将跟着他的脚步,不会停下。▲陈子见如今是华视备受期待的主播台新面孔,崭新的播报风格已在社群引起热议。 (图/ATCC主办单位 提供)给学弟妹的建议1. 建立人脉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累积好的人脉,对未来会有很大帮助。2. 与别人合作时,要先确定彼此之间有一致的想法。3. 若团队之间有所摩擦,要静下来想,所做决定是否对目标有帮助,建立解决纷争的机制。

●16th ATCC 全国大专院校商业个案,我想了解更多>>>

● 3/24~25│花博争艳馆,ATCC开幕论坛暨品牌人才交流展,马上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