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之后骨密度开始走下坡 医吁提早存「骨本」

骨质疏松是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国立阳明交通大学附设医院家庭医学部医师张茵絜指出,30岁之后骨密度就会开始走下坡,存骨本比想像的还要更早起步。(阳明交通大学附设医院提供/李忠一宜兰传真)

骨质疏松是国内65岁以上国人常见的慢性病之一,根据国际骨质疏松症基金会资料显示,50 岁以上的男性有5分之1罹患骨质疏松,50岁以上的女性人口更是每3位就有1位,国立阳明交通大学附设医院家庭医学部医师张茵絜建议,不要觉得骨松离自己很远,存「骨本」要比想像的更早起步,以免暗藏骨松危机。

张茵絜指出,人体的骨质密度在30岁左右达到高峰,之后随年纪增长,骨量逐年减少,当骨质流失过多,原本细致密实的骨头会变得充满孔隙、单薄脆弱,就是所谓的骨质疏松症。

张茵絜形容,中空疏松的脊椎体就好比千层酥,容易垮塌变形,即使是轻微的外力碰撞就可能超过骨骼所能承受的范围,骨折风险骤升。

然而,骨质疏松却是一种沉默的疾病,并没有明显症状,所以很容易被轻忽,往往是在中空疏松的骨骼不堪受力骨折后才出现症状,其中最常见的有脊椎压迫性骨折后引起腰酸背痛、驼背变矮、行动不便,以及滑倒或绊倒就跌断髋关节的髋骨,造成剧痛无法行走、长期卧床。

张茵絜指出,不当的生活作息,像是抽烟、喝酒、缺乏运动、钙质摄取不足等等也都可能暗藏骨松风险;久坐不动、日晒不足且外食营养不均衡可能导致钙质摄取不足的上班族,骨质也会较一般人流失的更快。

她表示,临床上建议50岁以上具有高风险因子的高危险族群,或65岁以上的女性长辈及70岁以上的男性长辈,可至家医科门诊由医师评估接受骨密度检查;存骨本比想像的还要更早起步,不要觉得骨松离自己很远,其实30岁之后,骨密度就会开始走下坡,在年轻时多晒太阳、饮食均衡、摄取足够钙质、不烟不酒等,以健康的生活型态来存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