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杂志/设计师周育如 执意做一个「美丽的酵母」

图、文/30杂志提供

如果爱一个都市,你就会为它做许多事,即使是垃圾,你都会自动捡起。设计周育如就是阿Q 的人。有人说台北很丑、台北不完美,但她很执意要做一个「美丽酵母」,6 年内搭建近百个都市设计实验平台,让台北变美丽。因为她相信,如果「让大家爱上台北,台北自然会变美丽!」

有人说,台北犹如青春期的少年,一直还在长大没有定性,拼贴混搭,也有点庞克摇滚。但随着时间走过,不安骚动终会安静下来,度过青春期后的台北该是什么模样

都市的建筑师、设计师、艺术家诗人正在琢磨这个问题,希望把台北变成一个更有风格美丽的都市。他们都有自己的想像,科技的、时尚的、人文的、怀旧的......,各自都很美丽。

「最后,台北的风格会出于谁?」水越设计师创办人周育如曾经这样问自己。身为设计师的她当然对台北也有自己的想像。

但是,当她在2006 年,心中写下「要让台北变得更美丽」的梦想时,她没有选择知识菁英的路,写文章为自己的看法大张旗鼓,或到台北市政府前摇旗呐喊。反而,她刻意降低设计师姿态,隐身在都市居民之后,因为她认为,台北的风格最终会决定于生活其中的市井小民上。那时,周育如已经从法国学完设计回来台湾10 年。从巴黎到台北,文化冲击开启她内心的眼睛,重新观看这个从小居住早就习以为常到麻木城市。只不过,那10 年她看到的都是不满跟丑陋,台北跟巴黎的距离大到她不知道可以做什么,除了暗自咒骂之外。

每一年,她会出国散心透气,暂且逃离,她喜欢从异国文化汲取灵感。她看着世界一级城市不断求新求变,但结果却是愈变愈像。玻璃帷幕清水模、Gucci、三宅一生、泰国菜......,流行文化与美学菁英主导下的都市,全球都市宛如穿上制服一样。

一边是混杂失序的丑陋,一边又是美学潮流或政策规画下的贫瘠单调,周育如不希望成熟后的台北跟其他都市一样。她盼望台北有自己特色,而有特色的美丽必定是从生活者自发性长出来的。

2006 年,她在自己的水越设计公司里开始展开一个无偿的实验性计划─「都市酵母」,创意发酵的主题为让人爱上台湾都市的方法。她用自己的时间跟员工一起想点子、做活动启动大家想像未来的台北。

她向所有台北人征求台北变美丽的ideas,然后做出大大小小的活动让民众参与。每个看过展览、参加活动者,都有暂且停下来看看脚下台北的机会。停下的瞬间就能中断惯常思考,在他们心中植入一个小小的酵母种子

这是周育如要让台北变美丽的方法─启动都市居民对城市美学的感受,让他们变成都市酵母人。最终,酵母会转化发酵,有机的组合成长,沁出芬芳。这样美丽的台北,不是周育如的,不是设计师的,而是大家共同完成。

酵母 让台北变黏性都市酵母,肉眼未必看见,但它在大自然中充满活性。它们让原本松散的组织黏稠在一起,静置后就会发生酵素变化。

政大教授李仁芳曾说,一个有吸引力的都市具有「黏性」,它在每个人心中有清晰样貌,即使离开它,也会魂萦梦牵。如何让台北变成一个「黏性都市」?周育如认为,要有愈多像酵母一样会积极主动发挥作用的人,就愈有可能。「爱一个都市,你就会为它做许多事,即使随手捡垃圾这种小事。」爱能让人积极主动。

周育如自己也是因为爱才开始动手做都市酵母。她曾透露,某天,她开车行经洲美快速道路时,被眼前的山光云影吸引,忘了自己身在哪座城市?直到车进入市区,才又被熟悉沮丧的街景惊醒,原来这就是她每天咒骂的台北。

山光云影让周育如第一次感觉台北「可爱」。这一天,她想:「我老是认为台北不好,但是我又为台北做了什么?」进了水越办公室,她立刻和同事们相约,每周三开一次会议,每个人都必须提出3 个让台北变好的点子。这是都市酵母的开端

不到一年,总结200 多个创意想法集结成都市酵母的第一本书。这些点子五花八门,有的令人莞尔一笑,例如:设立几座「都市山」,都市中的人工山道,让我们随时可以爬高,运动之外还可以登上都市丛林顶端,欣赏落日风景。或者在街头设立「崩溃椅」,让苦闷的上班族在回家的路上有一个尽情哭泣的角落

这些点子未必可实现,但是却开始让人思考「都市如何变得更人性」。周育如从收集大家的点子发现,创意点子不外落在4 个主轴上:都市建设、都市生活、都市节庆,跟都市商品。如果在这4 个面做改善,可以很具体的让台湾变好,也会让大家更爱台湾。

更多文章请上30杂志网

►►►更多『30杂志』好看内容都在《ETtoday新闻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