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F提问法+手作道具」带孩子走进绘本世界 让故事动起来

亲子共读共玩绘本,带领孩子走进故事迷人世界!(图/亲子天下提供,请勿随意翻拍,以免侵权,下同)作者:王淑芬 绘者陈怡今摘自:亲子天下《绘本动起来:20种绘本提问示范、20个精采手作提案,亲子动手动脑玩绘本》

●精选书摘内容工具一:绘本道具实作示范使用时机与功能● 阅读前引起大小读者兴趣。有趣道具一出现,目光便聚焦了。与绘本一起出现的可爱道具,让大小读者对书有美好且深刻的记忆连结。● 阅读时带动气氛、与大小读者对话。有时将道具交到孩子手中,孩子更愿意说出自己对书中议题的想法。● 阅读后有时也让大小读者DIY 自己的小道具。加深印象,享受手作乐趣,也激活大脑多元智能( 大脑科学专家已证实,手作能刺激空间逻辑智能)。

工具二:4F提问法所谓4F,原本是英美学者提出的一种提问结构, 称为「动态回顾循环」(The Active Reviewing Cycle),是一种「引导反思」的理论。我取其基本概念并简化,用于绘本( 或其他童书文本) 的讨论题目设计。其最大优点层次化,从记忆类的基本思考,到推论类高阶思考都有,可以在设计讨论题目时,有方向可循。也可以针对小读者年龄,选择要讨论哪些层次的议题。因为《绘本动起来》这一本书以「亲子共读、为孩子读、与孩子讨论」为诉求,所以我设计的讨论题会以「能跟孩子聊出意义的」为主,加入对图像的简单理解;不会聚焦在大人比较注重的「图像构成、版面设计成人的哲学概念」等。

当然,有些题目可能横跨多个层次。以二○一三年荣获「凯迪克金牌奖」与二○一四年「凯特格林大奖」的《这不是我的帽子》(亲子天下出版)为例。故事大意是小鱼大鱼睡觉时,偷走大鱼的帽子,且逃走过程中,不断举出各种理由说服自己偷得有理。中途遇见一只螃蟹,请他不要告诉大鱼,小鱼将躲在水草中;谁知螃蟹却告知大鱼。最后大鱼游进水草中,并戴着帽子出来。小鱼生死如何?书中并没有明说,属开放性结局

《这不是我的帽子》4F 题目范例参考Fact 我读到● 这本书一共出现几个角色?请按照出现顺序说说。● 小鱼认为自己偷帽子没关系,他一共说了几个理由?请依照先后顺序说说。● 请将这顶帽子的旅程依时间顺序说出来。从「大海中,在大鱼的头上」开始。

Feeling 我觉得● 你觉得小鱼为什么要偷帽子?● 你觉得大鱼为什么会生气?是因为帽子被偷,还是有其他理由?● 你觉得螃蟹为什么告诉大鱼小鱼的躲藏地点?请各想出一个最有可能与一个「大家可能都想不到」的理由。● 你觉得螃蟹为什么告诉小鱼他不会告诉大鱼?请各想出一个最有可能与一个「大家可能都想不到」的理由。● 这本书为什么以「黑色海底」做为主要背景?如果换成蓝天白云下的海面,你觉得效果一不一样?● 你觉得书中画的大鱼、小鱼,大与小有差很多吗?为什么要这样画?

Finding 我发现● 如果你的帽子( 东西) 被偷了,你该怎么做?● 小鱼说的那些理由中哪一个有道理?请依照最有道理到最胡说的理由来排 ( 或是你认为都没道理? )● 你来评定的话,这三个角色,哪一个比较不对或都对?请按照情节的轻重排排看,并说出理由。● 书中前后蝴蝶页的画都是相同的水草图,但是你有没有发现,读完故事后,两幅一前一后的画,真的相同吗?

Future 我将来● 当你真的很想要一样东西时,你应该怎么做比较好?想像一下你是小鱼,却很想要大鱼头上的帽子,该怎么做?● 当有人要你保密时,你该怎么做?你适合当保密者吗?

为了让大家对4F 提问法更熟悉,在《绘本动起来》这一本书里,每一招皆搭配一本主题绘本,示范它的4F 题目。读者可直接运用,也可借以练习未来如何设计其他书的讨论题。

请注意,这些讨论不是考题,而且并非每次读绘本都得问与答。请在气氛适当时,搭配小读者的认知发展能力,选择适合年龄层的题目来聊书( 而且很多时候,没有、也不该有标准、唯一的答案! )。小学三年级以前,是培养阅读能力的基础期,所以此年级以下孩子,综合推论类题目对他们而言可能略显深奥,请大家弹性应用。等到大家对「如何设计问答」上手了,也不一定用4F 来分类,可依照每一本书最适合的聊书方式提问。

工具三:小儿歌绘本的多数读者是幼儿。幼儿阅读有一基本功能是累积字词、活用语言能力,更重要的当然是对文字的兴趣。所以本书也针对每一招道具做出来的角色( 亦即绘本常见角色),撰写一首小儿歌,十分简短,让(带)读者在正式阅读前或阅读后,只需短短几分钟,带着幼儿一面操作道具,一面朗读小儿歌并学到更多相关词汇语意,培养敏锐语感。举手偶制作:成品尺寸:130w * 320H mm

★本文经亲子天下授权,摘自《绘本动起来:20种绘本提问示范、20个精采手作提案,亲子动手动脑玩绘本》★手作╳互动╳阅读╳思考,20种绘本提问示范,20个精采手作提案,亲子师生共读共玩绘本,带领孩子走进故事的迷人世界!

您有满腹妈妈经、爸爸经想大声说出来吗?《ETNEWS新闻云》亲子版欢迎您来分享育儿心得,灌溉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来稿请寄「parenting@ettoday.net.tw」,并请注明「个人简介」。本报保留筛选、修改权限,文章登出不另行通知,不便之处敬请见谅。

★更多孕儿婆媳婚姻相关话题(报喜文、集气文、抱怨文等),欢迎加入「欧腻的育儿妈妈经~姐就是要碎碎念脸书社团一起交流讨论,也欢迎大家秀出任何宝宝照、怀孕照、个人美照跟脸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