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千家合法丁建工厂恐一夕间违法 拆农地高污染工厂有更好解方?

图/今周刊提供

台湾国土破碎、工农混杂,造成环境公安危险。除了农地违章工厂,夹处在国土保育区、农业发展区的合法中高污染工厂也亟待整体规画

6月中旬,环保署南区督察大队台南市环保局查获皮革工厂排放废水到台南永康仁德交界三爷溪;5月晚间,台中大雅一家金属工厂失火,火势迅速扑灭,却惊动周边邻居。这两家工厂都因邻近农地或住宅区,废水、空污火灾长期造成社区隐忧。

长期以来,中高污染工厂散落在农地聚落之间,造成土地污染、甚至公安危险,多有所闻,政府也决定纳管处理。这些中高污染工厂大约分成3类,第1类是已取得临时登记的农地工厂,可以迁厂或在提出工厂改善计划后申请特定登记,以就地合法并任意买卖。

第2类则是未登记的中高污染工厂。对此,去年9月2日,经济部要求未取得登记者要在今年3月19日之前,提出转型、迁厂、关厂计划,才能进一步取得登记。

然而,时效已截止3个月,未登记的1547家中高污染工厂,仅有455家提出辅导计划,另有1092家未能掌握,由地方政府查处中。

就在未登记工厂纳管牛步化前进之时,没想到,有为数更多,原本是合法属于丁种建筑用地的中高污染工厂,却可能因该地区被划入县市国土分区中的国土保育地区或农业发展地区后,沦为「非法」,被迫迁移或关厂。

内政部统计,全台上万家丁建工厂,目前已知位在国土保育地区及农业发展地区将近6500公顷,粗估有6000家工厂。为何原本合法的丁建工厂可能变非法?此政策背景,就来自2016年正式上路的《国土计划法》、2018年内政部提出「全国国土计划」,订定4大分区、19种分类

过去3年进度,则是由各县市地方政府自行规画空间分区,在今年4月底终于通过「县市国土计划」。而接下来的进程,将要由内政部与各县市订定分区内管制规则预计2025年5月完成,届时,每一笔土地与建物都必须依照分区与分类的规则使用。

更多内容请参阅最新一期《今周刊》(第127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