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70」五大优势 居住正义新解方

高雄现行社宅与「安居70」比较

政治人物「选前开支票,选后全忘掉」的情况履见不鲜,尤其居住正义问题涉及层面多且复杂,绝少有人愿意钻研找解方。高市议员郭建盟昨日提出的「安居70」新政策,为难解的居住正义问题另开思路。准总统赖清德即将就职,而居住正义问题正是民进党执政软肋,若郭建盟的「安居70」能顺利推动,或许可解民进党之难。

蔡英文总统承诺8年兴建12万户社宅及8万户包租代管,但据内政部资料显示,至今年2月9日,包括已完工、兴建中及已决标待开工共仅9万6510户,蔡的支票笃定跳票。赖清德提出百万社宅政策,其中兴建25万户就需1.08兆元营建预算,先不谈能否兑现,光国家财政就不禁让人捏把冷汗。

检视「安居70」可见5大优势,第一、借由住都中心保证回购机制、银行提供8成贷款,让使用者自付兴建成本,政府零负担不债留子孙。第二、现今社宅非弱势青年限住6年,期满就要重新抽签,而安居宅若30岁买屋可安居到100岁,70年安定免漂泊,不会老无依靠。第三、一般民间所售地上权质住宅大多炒作到市价7至8成,而安居宅蛋黄区3房仅为市价4成,总价亲民,让人买得起。

第四、民间地上权住宅常遇贷款困难、利息高的问题,安居宅则可享8成银行优惠贷款,让青年轻松缴款。最后,安居宅借由契约保证,任何时刻折抵住宅使用年限,原价保证回购,让青年生涯换屋有本钱,无论长住或换购新宅,都不会进退失据。

2023年全国房价所得比已攀升至9.86倍,意味青年在租屋与购屋间的「购屋阶梯」又加大垫高。青年租屋再久,也无力追上房价,衍生不婚、不生、不买屋、不努力的「躺平族」。新任总统赖清德虽以百万户为目标,倍增社宅供给量,但仍以「租屋」为主体,难以填补「购屋阶梯」的巨大落差。

而郭建盟所提的「安居70」政策更符合年轻人期待安定的心境需求,而使用者付费机制,更可为赖政府兴建社宅的兆元财政负担解套,政策优势颇多,政府确应深入研议参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