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赢了 美中科技战照打?不甩川普改用这招

不少评论家均认为美国政界中国关系,已回不到过去,拜登上台后对中国松手空间恐未必很大。(图/达志影像/shutterstock)

美国大选最新结果,拜登夺下290张选举人票,突破门槛「当选美国总统」。由于过去川普一向主张对中国强硬,现在白宫易主外界都在关注拜登的中国政策会不会有什么重大改变,但不少评论家均认为美国政界对中国关系,已回不到过去,拜登上台后对中国松手的空间恐未必很大。尤其民主党曾在之前发布一份草案,它反映该党内部分人士对中国强硬不逊共和党,甚至是更为鹰派

根据《香港经济日报报导西方主流媒体有一种观点,认为对中国「硬起来」已是美国两党共识,无论拜登或川普当选,美中关系困局很难有根本变化。事实上,从民主党外交幕僚所提出的建言,以及拜登竞选政见中的中国政策,可以发现,其实两边的都是半斤八两。

值得注意是,民主党参议院党团曾于九月公布了「美国领导法案(America Leads Act)」立法草案,内容横跨经济、军事文化人权,是民主党到目前为止所提出来的最完整中国战略

这项草案主要内容是在未来十年投入3500亿美元(约台币近10兆元),重振美国制造业能力基础设施,降低美国对中国制造业的依赖(半导体电信制药),提升美国企业竞争力,有如美国版的「中国制造2025」。

其中,将投入3000亿美元(约台币8.85兆元),强化美国在AI(人工智慧)新科技的研发能力,投入160亿美元(约台币4560亿元)协助美国半导体产业维持全球领先优势。同时要求美国总统提出计划,提高半导体产品的本国制造能力,提高相关产品的国内采购比例

报导指出,这个法案是由民主党中的鹰派,即参议院少数党领袖舒曼(Chuck Schumer)主导提出。他宣称,立法目的是为了「反击中国共产党掠夺式贸易行为和激进的军事行动,透过投资美国劳工企业家和制造业,反转美国和中国竞争的劣势」。尽管中方一直否定这种指控

这些用词,几乎和川普与他的外交、国安官员如出一辙,同样强硬。双方差别,只在于采取的战术方法不同而已。其中最大的差别,就是拜登非常强调联合盟友重要性,换句话说,就是川普选择「单挑」中国,拜登认为采取 「打群架」才对。

至于北京当局所推动的「中国制造2025」,截至先前统计,大陆半导体自给率仅30%,要达到5年后70%的目标相当困难。不过,从十四五规划来看,对2035年远景明言,提升大陆科技实力为重要目标,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