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志愿,就是找到自己

来源:澎湃评论|夜读

作者:姚华松

这几天,我陆续接到了一些朋友的电话或微信留言,询问我对他们的小孩或他们亲戚的小孩填报志愿建议或意见。他们中的不少人觉得我是大学老师,见识相对多一点,看问题长远一点,我可以给出相对靠谱的说法。

坦白说,这绝非易事。

我不得不考虑或必须考虑,万一我给出了具体建议,孩子家长的怂恿或鼓动下采纳了我的建议,然后三个月后,孩子发现学校专业压根就不是他(她)的菜,各种不如意、不顺心,我是不是就成罪魁祸首了?这是不是意味着为了尽量规避可能引致的贻误孩子发展的巨大风险,我就得以“无可奉告”一口回绝呢?我看也不必。

我的第一建议是,鼓励与孩子进行直接交流,充分尊重他们的想法。

信息时代下,各种资讯以海量计,孩子们接受和掌握的信息不一定比我们少,早已不像二十多年前的我那般懵懂和无知,在很多事情上,他们有自己的立场跟态度。这意味着家长们要尊重他们的想法或主见。很大程度上,我们认为好的,不一定是孩子心仪的。

孩子们放假了,时间相对充裕,建议孩子们花上十天或半个月的时间,给自己一次机会好好与自己的内心展开独白,尝试自问自答——“我的性格和特征是什么?我以后想做什么?我适合做什么?我最大的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我的特长是什么?我对什么很感兴趣?我对什么一丁点兴趣都没有?等等”。一句话,“找(到)自己”(find yourself)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

同时,家长们可以抽空推心置腹地与孩子聊聊天、交交心角色从威严的父亲切换至慈爱兄长氛围从一本正经的严肃“上课”转换到轻松愉悦的非正式交流,话题从三年不变或鲜有变化的分数和排名转移到家长里短、兴趣爱好、未来期许甚至心仪的异性方面。总之,家长们和包括我这样的所谓谋士只是局外人,不能越俎代庖,不可以剥夺他们对其人生及命运的选择权,因为他们自己才是他们人生的主人,他们在深入了解他们自己基础上做出的选择才是合情合理的。

我的第二条建议是:相对于专业,选城市和学校也很重要,甚至更重要。

一些家长或朋友喜欢劈头盖脸地问我,“姚老师,您认觉得目前最热门的专业是什么,最容易就业的专业是什么”,坦白说,我经常很尴尬,很难接话。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相对城市与学校,专业才是更核心、更关键和更重要的,因为专业与日后的就业和毕业后欲从事的职业直接挂钩。

但其实不然。

根子上说,念大学的基本初衷是提高孩子们各方面的知识、能力眼界,从而在未来社会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而习得上述知识、能力与眼界的渠道与途径,远不止于在课堂45分钟里学到的专业知识,大学所在的城市、城市精神与文化,学校的校风与精神、学习氛围和国际交流机会,与孩子们四年或更长时间的成长与发展密不可分。

关于学校,我想聊聊我的母校XY大学对我的影响。我博士学的是地理专业,我的三年同窗是学人类学的,因为结识了他,我有机会和他一起经常去人类学系蹭课,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论文开题、预答辩和答辩等,这让我在研究方法论的丰富与补充方面受益良多。只要有机会,我就去旁听学校的人类学系、社会学系哲学系中文系历史系等老师们的课程讲座,三年时间的跨院系交流与跨学科讨论,极大拓展了我分析问题的眼界与视野,我从非地理专业领域的资源中收获很大。

我想说,作为专业之外的部分,所在的城市和所在的学校对我产生了诸多正外部性,滋养我成长和进步,让我终生受益。

我的经历似乎表明大城市、超大城市、一线城市和综合性大学更有优势,在形塑一个人成为相对完整意义上的人的过程中,但这并不意味中小城市和专科性大学就一定逊色,每座城市、每所大学都有其独特的地方魅力之处,问题的核心是事在人为,孩子们要学会从城市和学校的正外部性中汲取营养,不断充盈与强健自己。

退一步讲,哪怕志愿没有填报妥当,四年光阴没有那么舒心和顺意,但在一个地方和一所学校呆上四年,于每个人而言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跟经历,四年后的自己一定是全新的和心智更成熟的,再做出更优的选择,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