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 果菜批发市场 农药残留飙1成

台北市第一、第二果菜批发市场蔬果农药残留不合格率,从去年下半年逐月上升。(本报资料照片)

农历春节民众采买年菜需求大增,台北市议员曾献莹检视发现,北市第一、第二果菜批发市场蔬果农药残留不合格率,自去年下半年起逐月上升,至11月一度高达1成,报废量突破2万公斤,民众食安堪虑。北市市场处回应,农药残留和农民用药方式相关,农民用药受许多因素影响,会持续提供农民用药咨询与药物残留管理,并加强抽验检测,确认检验合格才采收上市。

根据市场处公布数据,去年6月农药残留不合格率7.55%,接着一路攀升到11月达到10.73%,报废量也多达2万1528公斤,12月才又降回7.33%,曾献莹推测指出,可能与天气转冷、病虫害减少,导致农药使用量降低有关,但随着年节即将到来,民众采买年菜大增,台北农产运销公司更应严加把关。

曾献莹表示,北农每天都会抽样检验进场果菜,拍卖前完成检验作业,防止农药残留不合格的果菜流入市面,2019年北农引入质谱快检法,可检验市面上约200种农药,现有3台质谱仪,每天可检验约50组样品。

他建议,北农可进一步导入AI技术,协助分析检验数据,快速辨识高风险蔬果,提升检验覆盖率,且能缩短检验时间,确保不合格产品在最短时间内被拦截。

市场处回应,农药残留情形和农民用药方式相关,农民使用农药会依天候、病虫害调整,将会持续提供农民用药咨询与药物残留管理,另对当季高风险菜种也会加强抽验,但检出不合格率主要还是机率问题。

市场处强调,除了督导北农对蔬果抽样检验与监测,也会将通报专责农政单位,掌握产地用药模式及溯源,并宣导产地自主检验,合格再采收。

市场处表示,北农使用的质谱快检技术已使用AI人工智慧,将质谱数据自动演算,可快速判读比对,提供即时检测结果,从产地到餐桌为食安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