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室‧报‧告-比资金更重要的事

扩大投资是支撑台湾今明两年经济成长的主要来源,讨论这个议题前,想先回顾两段财经圈的往事。

第一件,与财政部和央行的争执有关。

金管会还没分出去之前的财政部,对于投资,和中央银行有着截然不同的立场,财政部主张扩大外资参与,深化台湾的资本市场,央行则对短期外资相当感冒,不乐见特定资金在股市杀进杀出,助长投机气氛,更无法忍受大量资金进出,对外汇市场的稳定造成干扰。简单的说,央行对于「直接投资」(FDI)相当欢迎,对「财务投资」就谨慎许多。

这项政策争论持续了许多年,大小会议或私下采访,常见官员立场针锋相对,从结果看,败下阵的却是央行。有非常长的一段时间,台湾对投资股市的外资门槛愈开愈大,有模有样的实质投资却看不到几个。一直到了今年,央行念兹在兹的「直接投资」,才出现了有可能明显成长的机会。

相较于「数字来数字去」的财务投资,直接投资的构成复杂多了。资金之外,一个立案项目落实可能的方式,还包括了技术作价、土地或机器设备的提供,如果业者小有名气,他的商标和商誉,也有机会成为投资内涵的组成成分之一。

第二件,是要整理一下开放台商西进的背景。

台商前进大陆投资,始于90年代初期,当时的台湾经济,面临工资、土地价格飞涨,环保意识擡头,许多以加工出口为主的外销业者,失去了国际贸易上最重要的「比较利益」,加上大部分的产品,技术层次不高、必须倚赖价格竞争力,才能卖好卖满。于是乎,就业者的立场而言,为了降低成本,赴大陆设厂成了大势所趋。

再从政府的角度来看问题,面对大陆乃至东南亚各国崛起,开始推动外销导向的发展模式时,资源有限的台湾,只能设法「腾笼换鸟」,推动产业的进一步升级。说穿了,放出去到大陆投资的外销型企业,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台湾本身想要加以淘汰,才同意放行。

政策开放后,许多原本折旧摊提殆尽的机器设备或生产技术,都因此咸鱼翻生,它们在会计帐上的价值本已是「0」,转个弯西进,都成了数百万美元起跳的新投资计划,真正实现了「华丽转身」。

说这两件事,是想厘清楚:直接投资非常复杂,并非只靠帐面数字就可以解释清楚;若以开放到大陆投资的外销型厂商而言,它们的生产技术与产品档次,应和台湾母厂或同类型的业者,存在着层次上的落差。

当我们关心新一波厂商投资,资金以外的问题更值得好好思考。举例来说,准备返台投资的业者,真拿得出合乎台湾产业须要的技术能力吗?投资审查机制要怎么把关,避免为了冲刺好看数据,出现捡到篮子都是菜的情况?当初「给一条生路走」的开放政策下,低技术层次的厂商,怎又成了现阶段要极力争取的对象呢?

政策的争辩仍会持续,但焦点不应是资金的多寡、来源、方式或期间,还有许多更重要的问题,须要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