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冷还要补冬吗?中医师示警:4类人不宜进补
台中医院中医科医师郑惟仁提醒,冬令进补药膳因人而异,进补前最好先了解食材药材属性,避免强身不成反伤身。(冯惠宜摄)
今天11月7日是24节气中的「立冬」,很多人习惯立冬后开始进补,卫福部台中医院中医科医师郑惟仁提醒,冬令进补药膳因人而异,进补前最好先了解食材药材属性,避免强身不成反伤身。另外提醒体质燥热、患有自体免疫疾病者、皮肤疾病患及正在感冒的人不宜进补。
古谚有云「立冬补冬,补嘴空!」也养成民众立冬后即开始进补,姜母鸭、羊肉炉、麻油鸡甚至是麻辣锅锅聚不断,郑惟仁解释,过去立冬开始气温降低,加上农业社会多农务劳动,饮食也不似现代社会丰裕,因而为在立冬农闲时藉进补补充营养,但如今气候暖化,民众多久坐少劳动,加上多营养过剩,其实未必立冬后要进补。
台中医院中医科医师郑惟仁提醒,冬令进补药膳因人而异,进补前最好先了解食材药材属性,避免强身不成反伤身。(冯惠宜摄)
郑惟仁指出,补冬的药膳种类繁多,如羊肉炉、麻油鸡、姜母鸭、药炖排骨、四物鸡、烧酒虾…等,虽然各家配方多有不同,但药性多属于「温补、芳香、甘甜」,服用后常感觉全身温暖,有提振元气,促进循环等保健作用。
但对体质温燥或患有特定疾病的人,过度温补,可能会会因上火,出现如烦躁、失眠、口破、长痘痘等症状加重等不良反应。
郑惟仁特别提醒体质燥热、患有自体免疫疾病,如干燥症、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性狼疮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痛风等代谢性疾病,以及患有湿疹、干癣、痤疮、荨麻疹等皮肤疾病患,应避免服用温补性质的药膳;另正在感冒发烧、急性肠胃炎等急性感染症患者也不适合进补。
但若仍想体验补冬的气氛,郑惟仁医师建议仍可选择「平补」或「凉补」的药膳料理:如四神汤、山药排骨、苦瓜排骨、老菜脯鸡汤、香菇鸡汤…等都是属于药性温和,较不会出现温燥的不良反应,是适宜普罗大众的不二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