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讯/完美助手IBM「华生」 让医师从不屑到爱不释手
文/陈彦淳
美国IBM的人工智慧「华生」(Watson)到底有什么本事,竟能让最具专业权威的医师们,从原本嗤之以鼻,到后来竟变得爱不释手?
一如往常,一位女病人推门进入问诊室,在医师的对面坐了下来,气虚微弱地诉说着身体的不舒适:「昨天晚上开始发烧,身体不太舒服,全身酸痛、肚子闷闷的,而且还有点流鼻涕,好像是感冒了,我最近工作很多,可以给我一些不会嗜睡的感冒药吗?」
听得懂人话、也会学习医师百年才能读完的资料 华生只要15秒
医师仔细地聆听各种病征,这已经是他今天的第20名病人,他看了一眼旁边的电脑字幕,转头再问这位女病人:「最近上厕所的情况如何?有经常憋尿吗?」女病人有些疑惑地回答:「对,最近经常忙到没时间上厕所。」接着医师再问:「今天有频尿的感觉吗?」女病人说:「有,但应该是感冒,所以我喝了比较多的水……。」经过几次追问,最后医师下结论:「你不是感冒,你是得了尿道炎,才会引起发烧。」
一旁的电脑字幕上早就写着:「感冒可能性80%,尿道炎可能性60%……。」这样的判断力,正是来自于华生。
据统计,美国每年有超过150万件医疗纠纷案件,绝大多数都因为医师的诊断与治疗无法基于实证基础;然而,医学资料每5年就增加2倍,医师必须花很多时间才能消化完。
台湾IMB软体事业处总经理贾景光指出,华生挟着高度运算能力,结合临床病例与实验资料库,具有学习、归纳等人工智慧,已发展出具备实际诊疗及实证基础的决策系统,「一位医师看完1000万份病历,须花费192年时间,但华生只要15秒就能完成学习,再进行归纳与判断,算出可能的机率。」
「通常华生判断可能性最高的病因,和医师看法都很吻合,所以医师最重视的是华生算出来的第2种可能性,可以提醒医师针对病征再度确认,提早发现新病因或是进行排除。」贾景光说,华生能协助正确判断、减少错误,目前应用治疗癌症与罕见疾病,甚至是缩短新药的开发作业,都已受到医疗界的高度关注。
未来,只要再结合病人的电子病历,华生甚至能针对每个人量身打造不同的医疗方式。根据《日本经济新闻》报导,日本IBM和东京大学医科学研究所合作,最短只要10分钟,便能找到适合个别患者的癌症治疗方式…(本文截自财讯491期,详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