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樟焗脑 见证客家人迁移史

▲老脑丁牌见证台湾樟脑兴衰史。(本报资料照片陈志东摄)

六龟扇平「樟脑寮」留住历史发展轨迹。(本报资料照片/陈清智摄)

客家人来台时间较晚,来台后丘陵地开垦,根据成功大学客家研究中心主任温绍炳所做《台湾樟脑产业与客家人散布研究》,客家人的迁徙地图,几乎等同于台湾樟脑开采历史。

清朝时期采樟作业大部分是客家「罗汉脚」单身脑丁,担任深入险境的采樟焗脑工作日治后期变成为「家庭式」生产脑灶就设在山上有水而且接近樟树生长所在,几个家庭分散在一片山腰之上,远远看去,炊烟袅袅,都是一个个脑灶。

东华樟脑厂负责人吴腾金说,日治时代焗脑跟现在最大的差别是,以前搬运较不方便,所以必须就地提炼,台湾很多地方还保留当时开垦的地名,例如集集樟脑出张所、宜兰大同玉兰第九樟脑寮等,阿里山森林铁路也有一站叫樟脑寮,不过,林务局嘉义林管处先前拜访过他,他才知道樟脑寮已经不存在了。吴腾金的东华樟脑厂,还保留一个日治时代焗脑的砖窑,是昭和十九年兴建。

日本政府奖励樟脑生产,当时年轻人除接受征召外,可以选择当脑丁,战争期间,猪肉是配给的,一户一周配一两猪肉,做樟脑一天就有一两猪肉,还有水电半价补贴」,吴腾金说。

日治时代削木机尚未引进前,樟木必须用类似斧头锋子,将樟树刨成树匕,才能蒸馏焗脑,「人工刨木是一件很耗费体力工作,当时一份(一个灶)要三个工人轮流刨,早年千年老樟树尚未砍伐殆尽前,一棵砍下来一年都炼不完,日本人当初还在苗栗举办过刨木大赛。」

吴腾金说,老树油脂比较高,可以焗出较多樟脑,现在平地有很多行道树都是樟树,但树龄不到百岁比较嫩,樟脑含量比较低,六百公斤的木屑,只能炼出六到七公斤的油。

东华樟脑厂战后买进了柴油削木机,原来的砖窑也改成金属的蒸馏槽,当时一天可以生产大约二百公斤樟脑油,「民国六十三年,公务人员大约薪水三、四千元,芳樟油一公斤可以卖七百多元,樟脑厂早年收入其实还不错」吴腾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