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过剩 中国即将迎接通缩崩坏年代

图、文/今周刊

不论是从金融面、国际贸易环境产业结构来看,中国将很难避免出现通货紧缩式的产业结构调整。而这对于周边的国家来说则是一场大淘汰赛的开始,输掉这场比赛的国家,很可能会从产业风暴演变为金融风暴

撰文/王伯达去年的这个时候,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七月的消费者物价年增率为六.五%,这是自二○○八年次贷风暴以来的新高水准人民银行屡次调升了存款准备金率,仍无法抑制通膨的上升,市场纷纷担忧中国的通货膨胀将会失控

几个月后,某出版社邀我为一位中国经济学家即将出版的新书写推荐序,这本书的主旨是「中国将迎来停滞性通货膨胀」,当时我婉拒了这样的邀约,因为我认为到了二○一二年,中国要面临的将是一个通缩的年代。一年后,根据中国所公布的二○一二年六月消费者物价指数年增率,已经回落到了二.二%的水准,生产者物价指数更是来到了负二.一%,我所担心的通货紧缩已经开始了。全球世界工厂的需求下降

所谓的通货紧缩,简单地说就是商品供给大过于需求,而造成此一结果的原因众多,以目前中国市场的问题来看,我认为主要的原因包括贸易壁垒欧美减赤、成本上升,以及金融业贷放能力限缩所致。

欧美减赤与生产成本上升所造成的影响应不难理解,前者让来自欧美的消费能力大降,而后者包括人民币升值、劳工成本增加、土地成本上涨,都让中国企业价格竞争力不若以往。如此一来,全球对中国出口的商品需求就会开始下降,使得这个过去供应全球商品的世界工厂,开始出现产能过剩的问题。

贸易壁垒的问题尤其严重。○九年九月,中美双方从「轮胎特保」案开始,兴起了一连串的贸易战争,中国商务部立刻对于美国的汽车产品以及鸡肉祭出反倾销手段。到了一○年,贸易大战开始演变为汇率大战。

欧债危机也为这贸易保护的动作再加了一把劲,例如今年初,欧盟便对全球经营欧洲航线航空公司课征「碳排放税」,这将会让其他国家通往欧洲的航空运输增加大量成本,表面上看来是为了「节能减碳」,但事实上却是一种不折不扣的「贸易障碍」,而这样的贸易障碍其实普遍发生在我们周边的各个产业。

太阳能产业为例,包括美国及欧洲都向中国的太阳能产业提起反倾销诉讼,这让出口导向的中国业者面临经营困境,例如龙头业者江西赛维帐面负债,截至去年底约六十亿美元,负债比高达八七%,一度传出要江西省政府与相关国企出手援助,而这只是众多面临艰困环境的产业之一而已。

其他如煤炭价格暴跌到次贷风暴的水准,秦皇岛港煤炭库存在六月中旬达到近十年来最高的九五○万吨。钢铁业的利润大幅滑落,上半年获利较去年大减九五.八一%,在在都显示出中国各产业正面临严重供过于求的状况。

中国政府亟欲透过宽松货币的方式来改善企业的经营环境,包括调降存款准备金率及贷款利率,然而中国的银行业正面临严重的企业与房地产坏帐,因而无法在资金供给上给予产业更多的援助。

以上述江西赛维的案例,近期便传出浦发银行的人民币十五亿元联贷恐将成为坏债,未来中国的银行业资产品质恐将继续恶化,贷放能力也将受到影响。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在调降利息并放宽利息区间之后,存款利率反而开始上升,这正是反映了银行亟欲吸收存款的心态;反映在股价上面,便是几个主要大行的股价在近期创下了挂牌以来的新低水准。在这样的条件之下,中国无论如何调降存款准备金利率,其成果都相当的有限。

不论是从金融面、成本面或是国际贸易的环境以及产业结构来看,我认为中国将很难避免出现通货紧缩式的产业结构调整,而这对于周边的国家来说则是一大灾难。…

全文请见今周刊816期 】 (尊重智慧财产权,如需转载请注明资料来源:今周刊 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 谢谢!) ■【热门推荐】 尹衍梁:父亲的眼泪是我人生的救赎

►►►每周最新一期《今周刊》内容就在ETtoday新闻云杂志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