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易懂「8张懒人包」告诉你 为何医生们反对DRG制度?

▲DRG到底是什么,懒人包呈现给你。(图/Wade Jing授权使用,下同)

生活中心综合报导

卫福部上月29日公告,自3/1日起医院住院全面实施「住院诊断关联群支付制度(Tw-DRGs)」,引发国内医生们的质疑与不满,认为在DRG制度下,恐导致更多重症病患沦为医疗人球。究竟什么是DRG制度呢?网友金彦良自制8张浅显易懂的「DRG懒人包」,呼吁大家共同关注!

金彦良根据「乱世侠医杨智钧医师部落文章」、「绿角财经笔记部落格文章」及「良医健康网」,自制8张「DRG懒人包」,内容说明为何医师如此反对DRG制度。

从图中可见,过去健保采取实支实付的制度,也就是治疗费多少就给付多少,病症越轻,治疗费越低且给付也较低。而DRG将疾病分类,相同的分类给付就相同,但困难度不同却给予相同的报酬

在此制度下,同一种病症可能会有4种不同的给付状况,若超出健保给付能力范围的病患,恐会沦为医疗皮球。虽然健保署表示,已将现行的「打8折制度」取消,若病人情况复杂,达到DRG费用临界点的上限,健保署将行事审查,删除不必要的项目,改为核实申报

但医师杨智钧也质疑,所有造成超支的项目都要写申复,不但行政手续更加繁琐,在不确定性更高的状态下,根本不能真正解决问题。DRG制度,全名为 Disease Related Group,疾病诊断相关分类群,根据诊断把一个病的全国治疗费用取平均值,又被称作套餐一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