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包/谁是共谍? 9个Q&A、3张图搞懂《反渗透法》

▲9个Q&A、3张图搞懂《反渗透法》(图为示意图/免费图库Pixabay)

政治中心/综合报导

对于民进党立法院党团力拚12月31日三读《反渗透法》草案外界反应两极,仓促立法、违反程序正义、容易入人于罪等质疑声浪不断。对此,陆委会、民进党立法院党团皆发出说明厘清外界疑虑,《ETtoday新闻云》特别整理出9个Q&A,透过3张图表辅助说明,让读者快速了解《反渗透法》。

Q1:《反渗透法》草案立法目的与背景为何?真的有必要成立吗?

境外敌对势力台湾的渗透分化是国际公认事实,2019年初中共提出「一国两制台湾方案」后,威胁更为严峻,有必要立法防卫,维护自由民主宪政秩序。

「反渗透法」草案是在最小限度的必要范围内,补充「政治献金法」、「公民投票法」、「游说法」、「选举罢免法」、「社会秩序维护法」等现行法律规范的不足。

Q2:现行法律有何不足?《反渗透法》草案如何补充?

第一,补充规范「在地协力者」。现行法规禁止境外势力从事选举及民主政治相关活动,但对于「白手套」、「中间人」这种迂回的「在地协力者」并无相关规范。

第二,补充「游说法」罚则规定。游说法禁止中国大陆进行游说,但没有订定相应的罚则。

第三,补充规范「违法捐赠」对象。现行相关法令仅规范处罚境外势力违法捐赠政治献金及公投经费的收受及捐赠者,但若境外势力透过现行规范以外的团体,迂回进行违法捐赠,则无法可管出现漏洞。

第四,采取「加重刑责」。现行法规对于妨害选罢及非法妨害集游与扰乱社会秩序都有处罚规定,因此草案特别针对「境外敌对势力介入」的情形,加重其刑责。

▲反渗透法说明。(图/民进党团提供,下同)

Q3:《反渗透法》草案处罚对象为何?

「渗透作为」加上「不法行为」才会成为处罚对象。

就是「明知道被渗透」,而且做出「5种具体的违法行为」,才会被处罚。

也就是「受境外敌对势力指示、委托资助(明知道被渗透),违法从事捐赠政治献金、助选、游说、破坏集会游行及社会秩序、传播假讯息干扰选举(5种违法行为)」,才会被处罚。

Q4:宗教交流台商台生会被当成共谍吗?

法条没有针对特定对象或身份,台商、台干台师、台生大可放心,妈祖玄天上帝更不是共谍。

「反渗透法」草案没有一个条文会让人民只因为两岸正常交流而犯罪,一般正常的两岸交流并不会触法,正常的经商、工作、生活、就学,以及参与政治活动、发表政治言论的权利,通通不受影响,大家「妈祖关公继续拜,书照念、生意照做」。

Q5:一般民众在不知情的状况下,受境外敌对势力的指示、委托、资助从事任何活动,都可能遭受处罚?

反渗透法并没有处罚『过失犯』,只处罚「故意行为」者,个案也会由司法机关做严谨的认定与判断。

Q6:「境外敌对势力」、「指示、委托、资助」等用语,是否范围过广、意义不明确,容易入人于罪?

现行法制已有规范基础,对于相关用语也都有定义与司法实务可循,像是国家情报法、国家机密保护法、通讯保障及监察法、国家安全法等,不会有解释或适用上的疑难,没有定义不明问题。

Q7:为何行政机关并未提出版本?是否仓促立法?民进党多数暴力、不顾程序正义?

法案的提案权并不限于行政机关,各党团及立法委员的提案都予以尊重,过去也不乏重大法案是由立法院党团或立法委员提案的先例。

今年5月起,朝野各党团及立法委员就陆续提出不同版本,几个月来,行政立法部门研议协商,参采社会各界意见之后整合来的结果,绝非仓促立法。

Q8:反渗透法是戒严绿色恐怖?会牵连无辜让人不小心犯罪?

反渗透法没有限制言论自由,不会因为主张统一就会犯罪,只有明知道渗透还做了违法行为,才会被罚,且该法适用刑事诉讼法相闗规定,有几分证据才能说几分话,在司法检察机关依法侦查后,交由司法体系公正审理,完全没有政府滥权的空间。

Q9:其他国家也有相关立法吗?

带有敌意威权国家,借由民主国家的不设防,来渗透、影响民主,这是世界民主先进国家都碰到的挑战,不是台湾独有,所以许多先进民主国家都有相关立法予以因应,努力防止外国势力的干涉与影响。

例如美国有「罗根法案」、「外国代理人登记法」、「反外国宣传与造谣法」、「反间谍及反偷窃法」、「联邦选举活动法」;德国有「社交网路强制法」;加拿大有「竞选广告透明法」等;最近澳洲则陆续通过「外国影响力透明度计划法」、「反间谍及外国干预法」。

其他人也看了这些...

►反渗透法只罚「5行为」 陆委会:只要没做「跟渗透源往来也没事」►批反渗透法「新戒严法」 赵少康:不能让民进党立院过半►反渗透法是「绿色恐怖」? 林飞帆:仅白狼、邱毅吴斯怀3种人需要担心

更多热门新闻

陈其迈回应《反渗透法》:维护台湾安全有必要!需协助政院全力配合►苏贞昌谈《反渗透法》:多沟通勿扣帽!不影响正常交流►反击「妈祖共谍」说 蔡英文:《反渗透法》哪一条谈到妈祖

►超越蓝绿,就靠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