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敏凤谈闪辞 前总统府资政吴澧培批评成主因

▲前总统府资政吴澧培(左)。(图/本报照)

记者张暐珩/台北报导

资深媒体陈敏凤10月初出任行政院发言人徐国勇办公室机要,却在一个月就闪辞,虽然徐对外表示为「健康因素」等等,但陈自己在媒体上曝露辞职始末文中谈到主因是前总统府资政吴澧培批评她对外乱放话,又贪恋官位,而导致她思考离职一事。

陈敏凤也指出,她提辞职时,行政院长林全吓了一跳,「他说了一句,如果这样,明天他也走了。谢谢院长的同理心,还有可爱的惊吓表情。不过,这可是一个整体性的大问题,如果公部门没有调整好,永远找不到适合的人。」

以下是陈敏凤在美丽岛电子报发表「我在行政院当公务员的日子」一文:

11月1日不再当公务员,又回到记者陈敏凤的身份。这段日子拒绝很多旧友的「采访」,在此一并道歉,原因就只是谨守公务员的本份。也有很多新朋友想要聊聊天,想想,不如在今天给大家一份「交代」,避免大家麻烦,也为这一个月日子前因后果说个清楚明白

这一份 「交代」要学习一下论文写作,先把回目说说,想看就看,不想看就挑着看,不必浪费时间。大概会分部份,为何我会进去公务体系,这段日子最有感触的事情,以及我离开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虽然不想强迫大家阅读下去,但暗示一下,最后一段最精采喔。

不过,还是调整一下好了,先讲讲公务体系最有感触的事情吧。

以前当政治评论员牢记很多人名字,很多事件很多时间,当公务员一个月,处理突发及一些例行事务,忙得天昏地暗,你不太可能记住太多人名字,可能连自己叫什么名字,都要想一下。

进去公务系统,本来就是作幕僚,准备退出电视萤光幕,好好地发挥脑力,为国家贡献一番心力。没想到,上班一个月,足足闹了三条新闻,一个幕僚去留都成新闻,真是超乎想像。

第一则新闻就是我跟着徐国勇律师上班的时候,也许是新鲜感,或是两个都在萤光幕的人突然要走入幕后,有些新闻性,可接受。最后一则就是我要离职这回事,很多人说我像一个老草莓,嫌工时长;或者很多人会说我没有做好心理准备,是一只误闯森林的小兔子,所以一个月闪辞等等,这些批评,作为同业当然接受,「我骂人,人恒骂之」,这是政治评论员的铁律吧。

至于十月中旬时,我突然又成为新闻事件主角,还跟前总统府资吴澧培资政一起上新闻,则是千算万算不到的事。在我刚上任几天,吴资政来了一封信,向我表明他没有推荐谁跟谁,还说之前因为我是媒体人,所以尊重我评论的空间,没有深究,如今我作了公务员,则需要深刻反省,吴资政还把副本抄送我的主管。

碍于公务员身份,不要多惹麻烦,要学会谦让,于是我在几十年后,放弃电脑打字,提笔写信,吴资政可能是我第一个「笔友」。我向他表示,我应该没有说这样的话,确实的用语要调影带,印象中没有吴资政推荐那两位等,自然不可能讲出来。

但基于公务员低调谦逊的原则,我向吴资政解释,若引起他的误解,感到歉意。这如果还是媒体人时不太可能发生,我坚持自己的言论自由,就像法官要我交代消息来源,否则对官司不利一样,我也彻底遵守新闻伦理

同时也跟吴资政提到我并不是好像得了好位子,做了 「官」,因为我十年前已经在交通部作过同样的事和位置,并不是官。这样的诚意,似乎也得到吴资政的谅解,所以我们两人作笔友的时间很短。

不过,没想到国民党立委费鸿泰的质询,又被吴资政点到名,我知道吴资政想什么,但的确不是那样,我也不方便公开回击,只因为我是公务员。但让我想起二千年一件事往事,那时,有人说自己没有五栋房子在夏威夷州,后来知道是在加州,最后输了选举。

对于公务体系,我并不陌生,也知道其工作的琐碎,也可能没有自我,只有团队,所以我并不是误闯的小兔子,没想到一个月还是新闻不断,想想也许缘分未到,但为何会有这一个月的经历呢?

好奇翻翻偶尔会看看的命盘,惊讶的发现,十年前那一格跟今年十月是同一格局,但如果加上一些化禄化权化科化忌,自然就会短短一个月有那么多的事。好吧,这是宿命吧,当大家可以不接受,但这对我就是一个答案。

最后啰,就是我离开的前因后果。所谓一入豪门深似海,对我来说,一入公门也深似海。十年前后公务繁忙没有什么改变,但付出和回收的比例却相差甚远,不知道这八年的组改到底改了什么事,看到了之后吓了一大跳。把自己贡献给政府之后,我的生活和家人大概就大受影响,为了不要增加薪资倒退廿五年的统计数字,赶快脱离,才是小女子报国之道吧。

偷偷告诉大家,如果只有我吓一跳就算了,可是连院长林全可也吓到了喔。他说了一句,如果这样,明天他也走了。谢谢院长的同理心,还有可爱的惊吓表情。不过,这可是一个整体性的大问题,如果公部门没有调整好,永远找不到适合的人。

想想这个月,虽然脱离所谓名嘴生活,也依然是新闻素材,电视上还是常看到我的名字,不如就干脆回电视圈了。还是谢谢院长、徐律师啰。

但未来就是各守职业分际,虽不至像张爱玲说从此男婚女嫁,各不相干。媒体该做的,该言的,该监督的,一样都不会少,就像我十年前离开公务体系,回到媒体圈一样,做什么就要像什么、守什么份际,自然包括不泄露公务机密等等,一切跟十年前一样。

至于未来想做什么呢?考律师还是司法官呢?台湾光复节时,我以马英九被告出庭了,被司法体系百分之百惊吓到,终于明白为何五二○总统就职演说,提到司法改革时,掌声如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