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倩如的摄影人生:让想像力延伸到框架之外
摄影是在一个框架底下发生的故事,花花世界中,摄影师以独特之眼,撷取了最美的瞬间,凝结一幅框住的美景,而我们说,好的作品会讲故事。
摄影师沈倩如的作品仿佛会说故事,令人禁不住想像相框之外的世界,以及她按下快门那瞬间,之前与之后的故事。我们的双眼从来没停止过张望,但在沈倩如的作品中,我们才真正地看见。
完全采用自然光拍摄的她,作品带有鲜明的个性与辨识性,大胆在食物摄影中使用暗色调或同色系、不介意呈现狼藉完食的餐桌、会让半成品与道具或是被破坏的食材入镜,但依然色香味美。
不只是画面美,强烈的叙事性也同样引人想要探究。这样的摄影作品突破了传统我们对食物摄影的要求与想法,例如一定要打光,食物才会秀色可餐,一定要光泽鲜艳、对比明显、摆设整齐精致,才会诱发人的食欲,但这些设定在沈倩如的作品中,完全找不到。
镜头之外,低调且总是神秘的沈倩如,也跟她的作品一样,外表的冷包裹着内在的热,一身黑衣、个头娇小,她对于自己行事的风格,乃至创造出独树一帜的摄影风格,是这样描述的,「我在做事情的时候,只会想『我想不想做、要不要做这件事情』,以单独个体的角度去想,而不是去考虑我的年龄、性别、身分;至于我能不能做,或是可不可以做得很好,这些事情我会等到开始去做之后再观察,多方尝试。我很少去顾虑很多或想很多,要做就去做了。」
在台湾念完大学之后出国,是沈倩如从中学就有的目标,「人生大概可以分几个阶段,年轻的时候,凡事比较不会多想,直接做就对了。像刚出来到美国念书的时候,我也是傻傻就去念了,没有想太多,也不知道要担心:到这边我的英文可不可以、到这边我要怎么生活……这些事情我完全没有想。」
纯粹以个体的角度去观看自己,沈倩如得到了不被传统框架捆绑的自由,在从事市场分析工作十多年之后,辞职成为家庭主妇,又在与台湾家人交换生活点滴、做菜心得的过程中,无心插柳成为了专业摄影师。
框架激发创意 不断从不同角度尝试
关于摄影的种种限制,与其说是框架,不如说这些限制更激发了沈倩如的创作欲,她说,「就像现在这里有一张桌子,上面有五个杯子,一般人看起来好像没什么,但我看到,就会开始去想怎么把它框成一个景,让它变成一个你觉得怎么那么漂亮的画面。这就是想像力以及看事情的角度。框架,它的确是一个限制,但怎样让人的想像力延伸到框架之外,就必须不断从不同角度尝试。」
想在瞬间创造出一首诗,是沈倩如对自己摄影作品的想望,于是她必须突破传统摄影的概念,从起初食物煮好就拍起来、比较纪录性的摄影,到开始分析、模仿自己喜欢的摄影作品。
沈倩如运用自己擅长分析的天赋,不断观察、拆解、重组、换角度、创新,「我开始想能不能多放一些生活的情节进去,比如煮一杯咖啡,我就会把旁边的东西也放进来,别人看到了就会问,你为什么要把这个东西放进去?这个东西在这里是要做什么的?有什么关联?当然会放进来一定有我自己的故事,但你看了也可能会有自己的解读。有点像是制造情节,就像你写小说一定有情节,你去设计细节,铺陈那个故事,这样看的话你就不单是看一杯咖啡,你还可以从比较远比较大的角度来看这一张照片,多了一些故事性。」这个故事,有观众的解读,也有沈倩如的想像,彼此想的也许一样,也许不一样,但耐人寻味的沟通因而产生。
「就像人生往往也是这样,我们受限于别人给的规格,忘记规格之外我好像还有很多可以做可以说的东西。不是你给我什么东西我就接受,有时候需要去想像。」
对于会容易受限的人,沈倩如虽然很少给别人建议,但她还是鼓励大家,「不要把自己限制在某个地方,尽量去想你还可以做什么,不要说你不能做。」
Profile沈倩如•台南人,在美国留学后就业定居,现为当地专业摄影师•原从事产业研究,撰写分析报告多年后离职,有时在部落格写料理、摄影、聊文学,进而走入专业摄影的行业• 作品可见于BBC、ELLE、Food & Wine、Icelandair、Moleskine、Uber、Westin Hotels & Resorts、Yahoo等美食和生活杂志与广告,以及美国Condé Nast、Hearst和Time、德国Bauer和北欧Egmont等集团杂志•最新著作:《那一刻,我的餐桌日常》,时报出版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本期【魅丽杂志 124期/1月号】
更多精彩文章,请上魅丽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