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采访 从外国媒体采访省思--日本琉球朝日放送
文/特约撰述福泽乔
上个世纪末,我曾经是中华电视台派驻在日本的特派员。在东京驻在十年期间中,也遇过不少台湾媒体到日本采访的事情,加上自己本身每个星期也都得传采访影片回台湾,所以对于海外连线的工作经验,也就小有心得。
2017年年底接到日本琉球朝日放送的联系,希望我能协助他们处理台湾2018年春节的采访联系事宜。从那一刻开始,体验到了日本电视台对于海外采访所抱持的心态有什么不同。日本琉球朝日放送(QAB)是冲绳相当有影响力的电视台,总资本额约7亿日圆、授权资本约28亿日圆。
在确定合作意向之后,他们立刻用Line从局长到摄影工程组成了一个群组,里头包括了报导局长、主、副控室主管、主播、摄影记者、制作人、工程人员。每天都会把最新的流程上传到群组中确认,在出发前的一个月,开始每个星期两次的固定会议,虽然只有三十分钟,但是会立刻更新稿单以及排序。最后确定的流程以及Rundown第四版才定案。
最值得一提的,大概就是这八片SIM卡,在大约十二、三年前,我们海外连线只能透过卫星传输,当时的基本收费单位是以每十分钟做计算,所以新闻单位想要让海外派驻人员每天传卫星画面回台,都会要求驻外人员必须要能拍、能写、能剪辑、能传送卫星。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很有效的运用这宝贵的十分钟卫星时段。但是,现在的通讯频宽早就放大,用通讯 SIM卡就能取代卫星传输,而且四天总共八张SIM卡吃到饱的承租费用,在十几年前,根本就不够三分钟的费用,这样的演化,让身为老电视新闻人的我,惊讶莫名。
再说回采访团队,过去台湾派去海外采访的新闻团队,大都只是摄影、文字一组两人,记得当年我带着摄影前往柬埔寨采访,摄影不但要场勘、思考拍摄动线,还要留心音效、灯光等等,而文字也不会比较轻松,文字要想文稿、内容、采访,还要随时跟公司主控、副控以及编辑台联系。这次琉球朝日放送前来的成员分别是:摄影记者、音控连线工程师、主播以及制作人。其中摄影记者负责构图、动线,音控连线工程师负责灯光、音控以及SIM卡连线讯号,主播负责构思文字内容、事前发出字幕需求单,制作人负责整体的联系、连线时与副控室的联系倒数。这些角色仔细看来,如果要做一个好品质的连线报导,缺一不可。
再来就是事前演练,琉球朝日放送的模式是,一次的连线至少要彩排三次,前两次是现场团队由制作人整理好的脚本中,进行演练,同时抓好编辑台核定的时间长度。第三次则是直接连线彩排,由日本的副控室直接录影,算出实际拍摄所需要的时间,从这些时间数据中,去增减现场团队的内容,或者是更动正式播出的时间表。
四天的行程中,我们总共有六场的正式连线,时间从5分钟~20分钟不等。所幸,每一场都很顺利成功。从这次与日本电视台的合作中,也发现了几件事情:
1. 电视台的组织必须解构重组,因为过去如果不用卫星,似乎就无法保证好品质。但是在通讯器材的突飞猛进之下,8张SIM卡所组成的4G包,已经可以有效的取代卫星连线的功能。如果电视台的工程单位,还遵循卫星连线唯一的思想,可能就会被低价高品质的4G包打垮。
2. 派记者出国采访,给足够的人员非常的重要。有时候人员的精简,并不一定是最省钱的方式,毕竟电视台在自媒体的世代,要你能够做出专业有水准的画面,才能够与一般的自媒体完全区隔开来。
3. 电视台的资深人员非常重要,但是资深人员如果不随时保持精进,被取代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4. 请认真的对待你的工作,这次琉球朝日放送的每一个成员,都很尽责的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一而再再而三地确认,为的就是要完成使命。甚至在最后一天,总社临时要求加拍Gogoro的映像,摄影以及工程两个人一早六点就跟我约好,在初二的台北街头寻找充电站以及Gogoro机车。
这一次的协助琉球朝日放送的机会中,让我这个老电视新闻人学到不少,跟几位以前的老同事、老战友聊到这一次的经验之后,他们的结论居然意外的一致,玩残现在台湾的电视圈的,不是器材,而是心态以及自我设限。我们已经多久不派记者出国采访?我们真的有认真地对待我们自己的工作吗?希望从别人的经验中,能够找到更棒也更好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