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乖顺是未爆弹 孩子没叛逆期…别得意是前世烧好香

孩子终究有一天会开始与父母争夺人生大小事的主导权。(图/视觉中国)作者:陈志恒摘自:圆神出版社《受伤的孩子和坏掉的大人

●精选书摘叛逆期来得太晚?一个高一的女孩,就读当地颇富口碑的高中,令父母相当有面子。一个学期过后,女孩时常上课到一半,就因为身体不舒服到保健室休息。一开始是一星期一到两次,后来天天都要到保健室报到个一、两节。不舒服的原因有时是头痛、有时是胸闷、有时是胃痛,有时只是莫名的不适,躺个几节课就好了。保健室的护理师眼看这样不是办法导师也发现女孩缺课情形越来越频繁,于是和家长联系,请家长带去医院检查,却怎样也查不出病因。后来,女孩开始请假在家不来学校了。先是一个星期缺课一天,慢慢增加到两天、三天……当然,原来名列前茅的课业成绩,也一落千丈。家长只好带到医院身心科就诊,医师研判可能是忧郁症的前兆,还不需要药物治疗,建议学校安排心理辅导,于是学校的辅导教师开始与女孩接触。会谈初期,女孩很配合,有问必答,但敏锐的辅导教师知道,很多资讯有说其实等于没说。在一次谈话中,辅导教师拿出蜡笔与图画纸让女孩随意涂鸦。画着画着,女孩的泪水止不住地落下,沾湿了画纸。画纸上画着一个面具,还有燃烧着的火焰。女孩说,她想把这面具给烧掉,她不想再戴着面具过生活了。原来,多年来,女孩一直在扮演人见人爱的好孩子角色。国中毕业后本想念职校,稍微透露了自己的想法便被父母拒绝,之后就不再提起,顺从父母的心意升上了普通高中。高中时延续好孩子的言行,但内心却因不喜欢高中的课业而痛苦万分。这个痛苦不能说出口,因为说了就不是好孩子了,会让父母担心,或被认为是偷懒、不努力。不能言说意图情绪,透过了身体病痛表达出来。那不是装病,是千真万确的不舒服;身体的症状不只是不舒服,而是内在无从发声的情感的代言人。这是个因心理因素产生身体变化症状的典型案例,常与高中阶段青少年接触的教师或心理助人工作者应该都不陌生故事情节或许有些不同,但问题却多是类似的。令人纳闷的是,为什么有意见不能表达?为什么得当个绝对顺从父母的好孩子才行?有话直说、有心事直讲,难道不行吗?所有的行为背后都有正向意图;任何身心症状的持续,背后也都在维持着某种功能。常见的是:父母关系长期紧张,孩子只好用懂事来照顾父母的情绪;父母一方长期遭到另一方暴力以对,孩子用乖巧听话来支持父母中弱势的一方,成为情绪伴侣;手足中有人死亡、残疾或犯罪脱序,孩子用成熟的表现来安慰父母的悲伤与遗憾……在乖巧、顺从、懂事与成熟的背后,都是孩子企图对父母表达爱与忠诚,或是恐惧和父母间那份爱的连结断裂消逝。那些不能表达的想法,往往是与父母想法相左的意见;那些不能表现的情感,常常是父母无力承担的情绪。凡事都不愿见到父母反对,凡事都不希望被父母拒绝,当然不能有主见,也不可能叛逆。

▲叛逆其实就是一种「长大」的过程。(图为示意图╱取自LibreStock)叛逆期来得太晚?过去常处理到孩子向父母吵着要休学状况。家长来学校找导师讨论,又被导师「请」到辅导处跟我聊。父母常常很纳闷,孩子从小到大读书都不需要师长担心,怎么现在却出状况了?我想起每次与家长联系时,常会听到这样的抱怨:「奇怪,他以前都很听话的,怎么现在变这样?」家长说:「他之前都很乖的,是不是进入叛逆期了?」又说:「高中才开始叛逆期,会不会来得太晚了?」这些话都让我啼笑皆非。「叛逆期」只是一种青少年时期常见现象的描述,指的是孩子正从依赖走向独立、从顺从走向自主,与父母不再总是同调,而出现更多了自我主张。孩子用各种离经叛道或不易被接受的方式,试图掌握人生的主导权,因而与父母之间出现紧张甚至冲突的互动关系。这段时期的青少年在大脑与身体发育上历经极大的变化,心理上又急于证明自己已经长大,冲动、易怒,火爆的脾气与言行,常让大人感到似乎是为反对而反对,于是把这种种的现象统称为「叛逆」。然而,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了!从人类身心发展的角度来看,所谓叛逆,其实就是一种「长大」的过程。因为,人终究要走向独立,终究得发展出自己的世界观,找到人生意义,以及追寻梦想。孩子不是变坏,只是需要我们帮忙许多家长很得意,自己的孩子在国中时没有经历「叛逆」的阶段,认为是前世烧好香,甚至沾沾自喜,却不知道,真正的风暴还没来临。而当孩子过几年后突然出了状况,往往是无预警的,便让做父母的措手不及,也完全摸不着头绪。「我的孩子怎么变懒了、摆烂了?」「这小孩变坏了,以前不是这样子的!」 家长们通常都急于找出原因,但言语间却透露着难以接受孩子变成如此陌生的面貌。我告诉家长:「他们不是变懒、变坏了,而是遇到困难了,需要我们帮忙。」在心理工作的实务经验中,那些从小到大就很乖顺、各方面都不需大人操心的好学生,其实可能只是个未爆弹,没在高中阶段爆开,也会在大学甚至就业之后炸裂,就像前面的案例一样。放手让孩子叛逆吧!说穿了,当孩子一路乖到底,一直都没变,该叛逆没叛逆,该有自己的独立想法却都「爸妈说了算」,该自己做决定时却总是顺从父母的安排时,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不但不要高兴得太早,这种情形反而值得我们担忧与正视。做父母的永远要体认到,终究有一天,孩子会开始与父母争夺人生大小事的主导权。这不但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自然与必经的历程,也是作为父母需要面对的人生功课。好好度过这一关,彼此都能有所学习与成长,未来的关系也将更能彼此支持、相互滋养。处于叛逆风暴中的孩子,正在向父母宣示自己已经长大,因而出现了失控的情绪。父母要懂得逐渐放手,支持孩子的独立思考,同时用温柔与坚定的话语,帮助孩子易失控的言行踩煞车。如果孩子到了青春期尾巴,仍然唯父母命是从,没展现出任何对立反抗的言行,可千万别抱着孩子是来报恩的心态而感动不已。你得好好检视家庭关系中,究竟是什么让孩子失去了表达的机会,没办法在心理上真正长大,以致一直扮演着那不被允许叛逆的乖孩子。孩子终究有一天会开始与父母争夺人生大小事的主导权。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自然与必经的历程,也是作为父母需面对的人生功课。

★本文经圆神出版社授权,摘自《受伤的孩子和坏掉的大人》★哪一种关系,最令孩子感到痛苦?不是霸凌、不是成绩,而是每天密切互动的大人!

您有满腹妈妈经、爸爸经想大声说出来吗?《ETtoday新闻云》亲子版欢迎您来分享育儿心得,灌溉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来稿请寄「parenting@ettoday.net.tw」,并请注明「个人简介」。本报保留筛选、修改权限,文章登出不另行通知,不便之处敬请见谅。

★更多孕儿婆媳、婚姻相关话题(报喜文、集气文、抱怨文等),欢迎加入「欧腻的育儿妈妈经~姐就是要碎碎念脸书社团一起交流讨论,也欢迎大家秀出任何宝宝照、怀孕照、个人美照跟脸友分享。★ 版权声明:图片为版权照片,由CFP视觉中国供《ETtoday新闻云》专用,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CFP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