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两会政策红利蓄势待发 陆股八成会涨

▲今年以来上证指数下跌4%,除了有IPO重启、影子银行流动性紧俏等疑虑,又有经济数据放缓及国际多重杂音雪上加霜,导致陆股陷入盘整格局市场莫不期待两会行情扭转走势。(图/取自新华网)

记者林洁玲台北报导

今年以来上证指数下跌4%,除了有IPO重启、影子银行及流动性紧俏等疑虑,又有经济数据放缓及国际多重杂音雪上加霜,导致陆股陷入盘整格局,市场莫不期待两会行情扭转走势。而根据摩根投信整理,两会召开前,陆股上涨机率高达八成以上,平均涨幅约2%。

摩根投信指出,两会召开前陆股上涨,主要是反应政策红利发酵的预期心理,因此,两会召开期间反而呈现利多出尽走势,获利回吐压力不小,不过,两会召开后,随着政策执行细节陆续公布及执行,市场投资气氛转趋乐观,陆股涨幅有逐步拉大的趋势,两会后1月、后3月平均上涨2.3%与2.7%。

摩根中国基金经理人沈松指出,中国历年人大、政协两会几乎都在3月初召开,时间约在10天至2个星期不等,主要是在为国家年度政策与施政方针作定调,也蕴含股市走向的变化。而在两会召开前,官方通常会特别营造良好且稳定的市场氛围,搭配市场对于两会可能释出的政策红利所有预期,进而拉抬陆股在两会前的上涨走势。

目前市场普遍预期两会将聚焦在民生议题,包括住房医疗教育、食品安全、空气污染等,沈松表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持续进行,致力于从投资主导转向消费带动的经济体,因此,转型过程中料将酝酿许多投资机会,如消费相关的博弈、汽车,政策扶持的新能源网路等可望受惠。

此外,干扰陆股的绊脚石可望在今年移开,台新中国精选中小基金经理人翁智信表示,目前证监会正积极推动养老金保险金、QFII、RQFII等各类境内外资金投资大陆资本市场,将可营造丰沛的资金动能,如此一来,也将解决金融业理财商品泛滥,一旦股市报酬率超越理财商品,可能一天最高涨幅即达10%,将吸引这些庞大的理财商品重回陆股。

虽然陆股中长线看俏,但翁智信认为,短线仍需留意三指标,首先IPO解禁后对创业板中小板的资金排挤效应,其次为第一波偿债高峰将落在3-4月,第3则是 3月底至4月初的财报旺季效应等,建议投资人可等待第一季末至第二季初利空出尽、股市落底后,逢低中长线布局